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3期 / 正文
汉滨区香山村

“改”出来的向心力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05-14 17:39

1.jpg

村党支部召开组织生活会

“今年村里变化大,基础设施和村容村貌都有明 显改善,平时有啥事都张贴在公示栏上,党员和群众 都能看见,支部给大家做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儿。”在汉滨区流水镇香山村党员大会上,老党员张顺贵对 当前村党支部的各项工作赞不绝口。

香山村地处流水镇北部,距流水集镇约20公里,全村总面积 11.5 平方公里,辖 11 个村民小组,共 有 475 户 1529 人,贫困人口 121 户 386 人。全村共有

党员37人,其中女党员4名、男性党员34名, 平均年龄55岁, 35岁以下党员7人,60 岁及以上党员17人。2019年3月,因信访矛盾突出、带富能力不强等原因, 香山村党支部被列为软弱涣散党组织。

为了扭转这一局面,香山村党 支部狠抓班子队伍建设,规范村级 事务管理,积极发挥党员示范引领 作用,经过强有力整治,在村里形 成了一股强大的向心力,眼下全村 上下正谋划着进一步发展壮大集体 经济,从摆脱贫困向乡村振兴阔步 前进。

摆脱后进是全村党员的事

香山村原是乡政府所在地,伴随机构改革、撤乡 并镇、人员外流,香山村逐渐没落为一个高山上的“边 缘”村,地理位置偏僻、基础建设薄弱、整体发展滞 后等因素,直接导致了村民对村“两委”班子的不满,长期以来信访问题多,成为村党支部的一块“心病”。

“这样下去可不行!”在村党支部书记马金柱心里,既有不被群众认可的不甘,也有不得工作要领的不解,更多的是尽快解决群众信访问题、尽快摘掉后 进帽子的强烈期盼。

“得了病要找准根子、开好方子,才能药到病除, 整顿软弱涣散问题重点在于支部,关键还要看队伍。” 在整顿工作动员部署会上,镇党委书记陈钢态度坚决。

一方面,流水镇党委定下包抓责任人每周到村指 导工作不少于 1 次,每月为村上解决实际问题不少于 2 个的刚性要求。另一方面,村党支部以加强党员教 育管理和干部作风建设为突破口,大力推进党支部标 准化建设,充分凝聚思想共识和整顿工作合力。通过 开展大走访、大谈心,广泛征求党员群众意见建议, 累计走访党员群众 129 户,梳理意见建议 8 条,找到 了以“组织生活不正常、公示公开不民主、产业发展 不明晰”为主因的“病根子”,明确整顿措施 12 项。

村党支部严格按照《汉滨区村基层组织建设十 条规范》,利用已废弃的原香山小学,改建成总面积 435 平方米,布局合理、功能齐备的党群综合服务中心。“现在活动场地宽敞了,组织生活规范了,如果不能 早点甩掉后进的帽子,坐在这里开会都会脸红。后进 整顿人人有责,全体党员都不能拖后腿。”在香山村 软弱涣散党组织专项整治推进会上,党员曹德远说。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香山村党支部持续抓实“三会一课”制度,实行支委班 子包抓联系流动党员机制,累计开展集中学习、交流 研讨 8 次,向 17 名流动党员邮寄了红色家书,村党支 部 37 名党员结合工作实际进行承诺,形成党员人人 争先,共同维护集体利益、支持支部工作的良好局面。

2.jpg

香山村茱萸将进入丰产期

公开透明换来信任与支持

“上级拨改投资金投在哪个项目上?”“近期低 保户有哪些调整?”“产业扶贫路总共花费多少钱?”在 9 月份的主题党日活动上,村“两委”干部向党员、 村民代表逐一解答第三季度村务财务公开情况。

“群众信访问题多,大多数是对我们的工作有误 会。”马金柱直言,在落实各项惠农政策上,尤其是 脱贫攻坚以来各项扶持项目上,由于政策宣传不到位、村务公开不及时、账务公示不明晰等因素,直接导致 了村民对村上工作的不信任、不理解,诱发了信访矛 盾问题。“现在,我们把村里的大小事情都严格按程 序进行公开公示,让工作清清白白,让群众心中有数。”

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香山村在坚持“四议两公开” 工作法的基础上,持续加强对重点工作、重大决策、 重要支出的监督力度,在村内人居密集区域设置固定 宣传栏 3 个,及时宣传最新政策和工作要求,常态化开展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并探索建 立了反馈答疑机制,对村民关于公示内 容的疑惑问题,一律在党员、村民代表 会议上进行解释答复,坚决做到不留死 角、不存疑点。2019 年以来,累计进行 公开公示 9 期,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 议 15 次,通报重要事项和财务支出 10 项。

“现在我们对惠农政策和村里的事 务一清二楚,对村干部办事也更加放心 了。”谈到村里的工作变化,村民马兴 保流露出满意的笑容。

公开透明的运行机制帮助村干部树立了威信,也赢得了村民的信任。在去年脱贫退出群众评议大会上,全村退出 104 户贫困户 获得全体村民代表一致表决通过,公示期间未出现一 例群众上访反映问题。

3.jpg

香山村地形

“支部 +”加出蝶变效应

“流水香炉山,茱萸满坡边,止了肚儿痛,忆苦 又思甜。”贫困户马金良口中传唱的小曲,是香山村 众多贫困户逐渐摆脱贫困的形象写照。

“地让公司流转了,每年不仅有 1000 多元的‘租 金’稳定收入,到地里干活每天还发 120 元的工资, 三五年投资回本后,还要按股分红嘞!”马金良是香 山村贫困户之一,年过六旬的他只能依靠房前屋后几 亩薄地维持生计,给他的生活带来转机的正是他口中 提到的汉水中药材科技公司。

为了打破山大人稀、坡陡沟深、闭塞偏僻的资源 限制,香山村党支部大力实施“支部 +X+ 贫困户”机制,通过农村人才“回引”机制,采取落实政策鼓励、乡 情感召等措施,“回引”流水籍在外成功人士返乡创业, 组建龙头企业、领办合作社,带动发展集体经济。

汉水中药材科技公司一期投建的 500 亩茱萸园区, 共吸纳带动香山村及周边贫困户 143 户,预计园区 2-3 年后进入丰产期,可收 40 万公斤“干货”,保守估 计产值将达 800 万元。同时,香山村紧盯年度脱贫任务,坚持长短结合的产业发展路径,在上级帮扶部门的支 持帮助下,建造 200 ㎡智能温室和 100 ㎡光伏发电板, 成立养牛合作社 1 个,养牛存栏 100 头,带贫困户 38 户, 实现辖区内贫困户帮扶产业全覆盖。

整顿工作开展以来,香山村聚焦加强村级干部队 伍建设,注重在返乡大学生、农村致富带头人中发展 党员,确定预备党员 1 名、培养积极分子 3 名;挑选 经验丰富的老同志对年轻干部实施“传帮带”,培养 村级后备干部 3 人;成立香山村集体经济合作社, 由村党支部书记兼任合作社负责人,强化村党组织 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中的领导核心地位,为村 级干部队伍有序接替、集体经济持续壮大不断注入 活力动能。 

点  评

香山村党支部坚持“聚精会神抓党建,一心 一意谋发展”,带领村“两委”班子,锐意改革、 开拓进取、真抓实干,以基层党组织标准化建设 为主线,坚持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大力实 施“支部 +X+ 贫困户”的工作机制,从提高农民 增收入手,把一个贫穷落后村变成了富裕文明和 谐、充满生机活力的新农村,为打赢脱贫攻坚战 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