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 90 年代,地处城郊的和平村大胆 探索,走起土地集约经营的路子,搭厂房、建 园区、完善投资环境,拉开了招商引资建设新 农村的大幕。“栽得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 多年来,先后 150 多家企业与“和平人”同频 共振,在同一片热土上奋进、发展;20 年后,依托工业腾飞的和平村已踏上向城市商业、 服务业转型的新征程,这些企业,有的离开,有 的留下,但镌刻于它们骨血中的“和平”记忆却 从未消失。
“一穷二白”,何以留下企业?
作为最早入驻和平工业园的企业之一,陕西有色华西润滑油厂见证了和平工业园发展 的全过程。
1994 年,华西润滑油厂法人雷志荣初到 和平村考察,“黑咕隆咚,80%的建筑是土房,动力电基本没有,用水基本靠井压。”那时,基 础 设 施 并 不 完 善 ,雷 志 荣 也 曾 一 度 心 生 退 意。“一年以内,村上肯定给你把电全部通上,到时再搬来。”和平村党支部的承诺让他稍定了心。
令雷志荣没想到的是,不出半年,和平村 的电路已全部接通,华西润滑油厂正式落户和 平村。过了很久,雷志荣才了解到,那一根根 电线杆,全是白世峰和村干部们住毡房、踏泥 泞、没日没夜、摸黑挨冻架起来的。“和平村和 其他村,不一样!”在与和平村人打交道的 20 余年里,这句话成了雷志荣最深的感悟。
1995 年,为进一步打造和谐的招商环境, 和平村把集体经济收入的一半以上投入到改善硬件环境中来,成立了工业园企业发展促进 会、法律服务部、水电服务队、绿化保洁队、义 务消防站等团队,为园区厂商提供起全程优质的服务。
“相当于把资源整合了,除了日常水、电、 环境卫生维护,企业有需要办执照、年审的,只 需把资料提供给我们,我们有专业队伍为企业 服务,企业只需专心生产。”和平村党委委员、 工业班主任白少武介绍,企业有什么需求,基 本当天或第二天就有人处理。
“把企业的事当自己的事办,只服务、不 索 取 ,只 帮 忙、不 欠 情 。”这 句 和 平 村 党 委 书 记白世峰经常说的话,也成了和平村的真实写照。
先创业、后安心、再安家
2002 年,嘉禾药业有限公司准备在和平村投资建厂,但当时的和平村已没有多少地可 租让,嘉禾药业便与和平工业园一家企业商谈 了收购事宜,由于双方都怕对方失信,谈判陷入僵局。
“小王,你不用有什么顾虑,所有事情村委 会承担。”为打消嘉禾药业的顾虑,和平村“两 委”会向厂长王德春提出了由和平村先行收购 原来的企业,再转给嘉禾药业有限公司的方 案,且分文未收中介费。
建厂之初,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增添生产设 备、采购原料,考虑到嘉禾药业的经营难处,村 委会主动找到王春德,“钱紧张,你先干,租金 这边你按月分期付就行。”一下减轻王春德身 上的担子。
目前嘉禾药业的年产值已过亿元,“和平 村真是给我们做了所有该做、甚至义务范围之 外的服务,在这我们少操很多心,只要合法合 规经营,其他事情都有村上处理,企业发展自 然好”王德春说。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现如今,许多像嘉禾药业一样的企业已发展成年产值几千万甚至几亿的大公司。2018 年,和平村集体可支配收入超过 5300 万元,村 民人均纯收入超过 4 万元,其中集体经济给村 民每人的直接分配就超过 1.5 万元。
在开始触摸共同富裕梦想的过程中,亲商 爱商的观念也融入在了每个和平人的心中,2007 年入驻和平村的西安天工电器有限公司 负责人葛平安对此深有体会。
“进入和平工业园后,对我们企业生产来 说几乎没有任何外部打扰,在某些地方曾发生 过的村民无理取闹、社会闲杂人等上门闹事等 现象也从来没有出现过。”作为企业负责人,葛 平安直言和平村真是把企业当成了自家人,为 企业护航,还为企业发展操心。
2009 年,为更好帮助园区内中小企业融 资发展,“未央区和平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在和 平村成立,专门为园区企业提供小额借贷等资 金支持,当天受理,快速办结,甚至无需抵押,让园区企业再次感受到了温暖。
“高效、务实,和平村和企业的关系就像一块铁板,大家一心为了发展。”葛平安的评 价 也 得 到 了 福 味 居 餐 厅 老 板 祝 莉 的 赞 同 。“ 对 我 们 而 言 到 哪 里 投 资 都 是 一 样 的 ,但 在 和平村不但不会给企业经营带来什么困难,反而会想方设法帮我们解决,让人觉得特别 暖心。”
在这座村庄里,贫与富似乎和每个人都 有关系。作为餐饮行业,每天要接待大量形 形色色的顾客,“最担心的就是有人闹事”,祝莉坦言。
“记得有一名食客喝完酒后突然在店里闹 事,店员赶忙拨通村警务室的电话,即使是凌 晨 1 点半,村警务室的负责人也第一时间赶了 过来帮忙协调,一直到凌晨 3 点事情解决。我 们有什么事,村上随时都有人帮忙解决,不再 是没爹没妈的那种感觉,有了依靠,也有了归属感。”
归属感,让祝莉选择在和平村创业,也让 她选择把家安在了和平村,和祝莉一样最终扎 根在和平村还有雷志荣、葛平安等一大批原本 创业在这里的企业家。
企业者先创业、后安心、再安家,也成为和 平村一道独特的“风景”。
从未改变的“和平温度”
2017 年,“和平”商圈的吾悦广场正式开工建设,标志着这个村庄正在掀起向城市商 业、服务业转型的新浪潮,曾见证着发展的一 批企业,也走上了不同的广阔舞台。
当年在和平村打拼了 20 余年的雷志荣带 领华西润滑油厂搬到了附近的村庄。雷志荣 坦言,虽因村上发展等原因不得不迁厂,但因 为之前的经历,还是不愿意离和平村太远。“有 什么事,我还是愿意来找村上帮忙,就是愿意 相信和平村,家都在这么。”
▼幼儿园孩子在课堂做游戏
和平村在发展,一批企业搬走了,还有一 批企业留下了,但企业身边的“和平温度”却从 未冷却。
“和平村是我们的福地,大部分企业都是 不愿意搬离的,但当时村上已经没有多余的土 地,也有了发展上的新需要。”王春德介绍,为 了解决企业搬去哪里的问题,和平村党支部书 记白世峰先后奔赴阎良、咸阳甚至杨凌多地考 察,亲自为企业协调搬迁地点、出面商议搬迁条件。
“就像儿女长大娶媳妇、找婆家一样,为我们的发展操碎了心。”谈及未来的打算,王德春 坦言,和平村这些年的发展大家有目共睹,从 长远来讲,商业化的发展是必然,如果真的到 了需要迁厂的那天,作为企业也能理解,相信 和平村也不会让企业吃亏。
超值服务,真心呵护,和平村人用 20 余年 的真诚相待,赢得了入驻企业的心。
▼和平村消防卫星站
2019 年 9 月 27 日,集时尚购物中心、餐饮 服务的吾悦广场在和平村盛大开业,一时人头 攒动、摩肩接踵。于此同时,略显冷清的福味 居却迎来了一位“意料之外”的客人——和平 村党委副书记白少波。
“那天,少波书记专门来我们店里吃了碗 面,问我们经营情况怎么样,还给我们宽心,要 转换思路,在菜品和卫生上继续下功夫。我们 这么小的企业,领导都挂在心上,让人觉得特别温暖、踏实。”吾悦广场开业前,祝莉也有过一 定程度上的担忧,但村委会领导经常性的关注 让她宽了心,“商圈越来越好,吸引的人也越来 越多,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件好事。”
时代变迁,发展模式在变,不变的是十年 如一日的“和平氛围”,共建共享、幸福和平,凭 借着数十年艰辛发展孕育的基础支撑,不论是 工业、商业亦或未来更广阔的区域,和平村依 然会是企业的“创业乐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