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村地处西安市西三环 外,全村356户、1527人,人 均土地0.75亩。目前,村集体 公共积累净资产超过6亿元,2019年集体年可支配收入超 5600多万元,2000年至今累 计给村民分配近2亿元。
“变”之于和平村,是由一穷二白到共同富 裕的切实行动;是要革新也要发展的不竭动 力;是支部带动转为群众主动的生机源泉。
“不变”之于和平村,是党组织一班人不忘 初心、牢记使命,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 创新发展为路径,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发 展 壮 大 集 体 经 济 ,走 出 了 一 条 股 份 化、公 司 化、主动迈向城市化的新型和谐共富之路。
发展始终为了治穷富民
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和平村,人均土地不足一亩,村集体负债 50 多万元,村民年人均收入 不到 300 元,村庄面貌破旧不堪。
1986 年初,临危受命的白世峰走上了村 党支部书记的岗位。上任伊始,他和支部一班 人带领群众外出承包小工程,为集体掘回第一 桶金。1990 年开始,白世峰一班人大胆探索 招商引资、走土地集约经营的路子。
但在当时,调整土地经营方式、将承包到户的土地流转到集体统一经营,与国家倡导的“包产到户”政策并不完全一致。
白世峰说:“当时,实行土地集体统一经营,还存在一定的政策风险。我在支部会上说,只 要是为了全村的共同富裕,只要是为了更好地 造福群众,就是有风险,我也必须承担!真正丢 掉这个机会,就会成为和平村的罪人!”
面对组与组、户与户土地数量、地块位置 差异大以及群众思想观念保守等一道道难题,这时,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党员的模范作用得 到充分发挥。依靠党员干部耐心细致做群众 思想工作,同时以身作则,带头签订返租合同,和平村最终实现了全村土地“返租”集体,并取消“三级”所有制,实行村一级管理,艰难地迈 出了土地集约及村一级经营核算的第一步。
当时,借助政府鼓励积极发展乡镇企业的 大政策,村党支部积极引导党员群众从提供全 方位服务入手,率先建设村级工业园区。
栽得梧桐树,引来金凤凰。包容、诚信、亲 商、安商的投资环境,吸引了一大批中小企业 纷至沓来。截至 2008 年,和平工业园先后引 入各类企业 150 余家。全村产业形态、就业形 态完全转入二、三产业。
同年,和平工业园被确定为陕西省首批中 小企业创业基地、陕西省首批重点建设县域工 业园。当年,园区年产值超过 17 亿元,上交国 家税金 7600 多万元。“农民离地不失业、离地不 失权、收入连年增长”的共富目标已初步实现。
改革始终为了集体振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当集体经济发展 初具规模时,新的矛盾随之出现,深层次的需 求催生更深层次的改革创新。
▼和平小学正在上课
2008 年初,和平村启动集体经济股份制改造,按照“股权连心”“产业连体”的思路,将 核算的 8000 多万元经营性净资产的 50%预留 集 体 ,另 外 50% 量 化 到 具 有 股 东 资 格 的 329 户、1347 名村民名下,率先迈出了“资源变资 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的步 伐,有力地保障了集体经济可持续发展。这比 2017 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的农村“三变”改革 整整提前了 10 年。
带头吃螃蟹的人,难免要承受一些冷眼和 质疑。对此,和平村坚持民主公开,充分保证 每一个村民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村里 500 多平方米的会议大厅,被村民称为“民主议事堂”,全村每户都有一个固定席位。多 年来,凡与村民利益相关的事项,特别是关系“和平”发展的重大事项,都要在这里民主议决。
股改期间,村两委会数十次在这里召开会议,征求大家意见,通报股改进展,使股改工作顺 利推进。所有资料都如实归入陕西省 AAA 级 档案室——和平村档案室保存,群众有不清楚的 地方可随时查阅,真正让大家心里亮堂起来。
在推行股份制改造、“三变”改革的基础 上,和平村又在全省率先成立了农村集体性质 的小额贷款公司,拓宽了园区及周边企业资金 的支持渠道,为加快企业发展、壮大村集体资 产、提高村民收入提供了坚强后盾。
股份制改造、三变改革的推行,引入了现 代企业经营管理体制,让和平村实现了村企分 离、集体资产所有权与经营权有效分离,吸引了大批优秀人才加入进来,实现了小村庄与大 市场的有效对接。
▼和平丽苑小区花园
如今,毕业后回村工作的大学生已有 10 人,外聘大学本科以上的专业人才达到 20 余 人。村级党组织吸纳的年轻大学生党员也迅 速增加,达到 37 名,占到全村党员数的将近 一半。
由 此 ,和 平 村 进 入 了 跨 越 发 展 的 新 时 期 ! 2012 年 ,集 体 给 村 民 的 年 收 入 分 配 比 2000 年土地统一经营初期上涨了十几倍、人 均超过 8000 元。“土地入股,集体经营,市场 化运作;按人分红,滚动发展,带动共同富裕”的“和平股改模式”,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
转型始终为了百姓安乐
伴随着大西安建设提速,沣东新城成立,区域开发的全面展开,和平村再一次抓住发展机遇,依托村集体经济组织——西安和平 投资股份有限公司,启动全市唯一的自主村 庄 改 造 ,主 动 迈 向 城 市 化 ,成 为 西 安 市 西 咸 新 区 基 层 村 庄 实 践“ 创 新 城 市 发 展 方 式 ”的 排头兵。
自主村庄改造,《安置方案细则》怎么定, 拆迁如何落地实施,是摆在村两委会面前的两大难题。
关键时刻看党员,困难面前有党员。党 员、村民代表数十次民主会议敲定拆迁安置方 案,并带头签订《拆迁安置协议》后,村党委书 记白世峰第一个带头拆掉了自家房子;其他党 员、干部紧跟其后。短短 3 个月,整村拆迁全 面完成,期间无一加盖、无一群访。
低成本、高效率的拆迁,被社会誉为“和谐 拆迁的和平模式、古城拆迁的一大奇迹”。随 后,党员、代表全程参与公开招标,全程参与、监督工程建设。低成本、快速度、和谐拆迁;高 质量、快速度、有序建设,被誉为“和谐拆迁的 和平模式、古城城改的创新典范”。
▼和平商圈一角
2015 年 8 月,安置楼全面建成交房,每户 村民平均分到 320 平方米、低密度高绿化、配 建中央空调的高品质住房,村民有尊严地融入 了城市化。城中村自主改造的完成,更让和平 村赢来了新的发展机遇,村集体资产由改造前 的 1.5 亿元猛增到 6 亿元,产业也由此前的工 业为主,转入商业、服务业等三产为主、可持续多元化经营新阶段。
共建共享、幸福和平。目前,在村两委会、 物业服务公司就业的村民达 300 多人,自主创 业 60 多人。2019 年,集体经济给村民的股份 及福利分配人均超过 1 万 5 千元,普通家庭人均年收入均超过 4 万元。
目前,随着高新一中沣东中学、西安和平新时代幼儿园、新城控股吾悦广场大型商业综 合体等一大批优质教育、商业及高科技文化项 目的布点建设,进一步加快了和平村集体经济 转型升级步伐和村域产业“退二进三”进程,和 平村也成为西咸新区基层农村主动城市化、推 动乡村振兴的排头兵。
少数人富了不算富,全村富了才算富;一 村富了不算富,多村富了才算富。
“变”的是村庄美、产业强、村民富、乡风好、 管理精、创新先,“不变”的是为群众谋幸福、走 好共同富裕的道路的初心和使命坚定不移。
下一步,和平村还要继续壮大集体经济,不 断拓宽共同富裕的道路基础。村民每人股本金 将由当初的 2.8 万元,增加到 15-20 万元。同 时,成立联村大党委,共享管理体系和发展经 验,让管理体系和服务团队辐射周边多村。携 手共富之路,共促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