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特刊 / 党建特刊 / 2020第4期 / 正文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 提升乡村治理底气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0-07-23 17:08 作者:◎沣东新城党委组织部

             ▼和平村党群服务中心办公楼

1.jpg

和平村位于西咸新区沣东新城三桥街道, 30 多年来,和平村党委在探索村庄发展中,始 终坚持党建引领、持续创新,民主管理、凝心聚 力,壮大集体、共建共享,文明立村、永葆活力, 积极推进“党建+集体经济+工业园区+‘三变’ 改革+自主城改”,持续提升大和平宜居宜业整 体环境,健步走出了一条非农化、工业化、股份 化、自主城改主动迈向城市化的共同富裕之路。

“和平模式”也成为沣东新城农村发展壮 大集体经济的典范,在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的背景下,如何结合实际将“和平模式”复制推 广,应从党的十九大和乡村振兴战略的要求来 统筹把握。

强化党建引领,提供组织保障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子能否实现农业繁荣、农民富裕、农村进步的目标, 关键就在于必须有一个战斗力、向心力、凝聚 力很强的党支部和一个能带领群众致富、廉 洁、公道、正派、有奉献精神的班长。

和平村党委班子在带领和平村追逐和平共 富梦的过程中,始终把抓党建引领、民主治村放 在首位,尤其是党委书记白世峰在担任和平村 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 30 多年来,紧抓党委班 子建设,选优配强各支部带头人;不断强化党员 干部教育管理,引导党员干部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以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为出发点,一个党员一面旗帜,每一次做出重大决定时, 带领班子成员带头发动全村党员,挨家挨户动 员,凝聚改革共识。通过党委及各支部来带动 党员,紧紧地将党员团结吸引在党组织的队伍 里,让他们充分发挥榜样模范带头作用,凸显 农村党委引领地方发展的主导地位。

通过党员来带动群众,形成众人拾柴之势, 让农民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主人翁。通过这些 方式,党员的归属感、思想觉悟提高了;党支部 的凝聚力、感召力明显大大增强了;关心村里发 展的人多了,村民对党委的信任增强了,党委开 展工作也越来越顺畅,形成了良性循环。

整合、盘活土地资源 

拓宽发展集体经济主渠道

白世峰带领村民外出承包小工程,为集体掘 回了“第一桶金”,村子有钱办事,通过开展道路 修整、实施绿化等环境整治工作,村容村貌大大提升。

在不断的发展探索中,和平村党委看到通 过引进企业带来的可观收益,决定打破当时盛 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党委的领导下由集 体对承包到户的 1200 亩土地进行反包,把人均 地少的劣势变为一种资源优势、经济优势,同时 将周边邻村 600 多亩土地并入规划、一起发展。

集中土地资源优势,为后期招商引资,和 平工业园区的创立奠定了基础。随着和平工 业园区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平村集体经济逐步 壮 大 ,到 2008 年 ,村 集 体 公 共 积 累 增 加 到 8600 万元,年集体可支配收入 1400 多万元。

优化营商环境,招商共富形成良性循环。 好的营商环境,就像阳光、水和空气一样不能 缺少。和平村党委在“借地生财、招商引资”发 展成效逐渐攀升的同时,也意识到优化营商环 境就是解放生产力,就是提高综合竞争力,就 是一个地方发展的重要软实力。

如何更好地善待客人、留住客人、实现双 赢,和平村党委坚持既要改善基础设施等硬环 境,更要在提高服务水平、营造法治环境等软 环境建设上有新突破。通过一系列文明评选 活动,不断提升全体村民的“好客意识”,营造“文明诚信、善待客商”的氛围;把集体收入的 一半以上投入到改善硬件环境中来,成立了工 业园企业发展促进会、法律服务部、水电服务 队、绿化保洁队等组织,为客商提供全程优质 服务,使各个企业家都能感受到家一般的温 馨,真真正正以和平为家,促和平发展。

随着营商环境的改善、企业不断增多、集体 经济不断壮大,和平村党委用于改善营商环境的 投入资金也越多,形成了一种发展的良性循环。

持续深化改革 创新股份制改革新模式 

2018 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加快推进集体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推 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探索 农村集体经济新的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而 和平村早在 2008 年,经过充分调研和倾听专 家意见,充分征求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对村 集体资产实行股份制改造。股改中,村上坚持 公开、公平、民主决策的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实 行“土地、集体经营性资产”双轨分配机制,村 民享有“土地入股分红”和“集体经营性资产入 股分红”的分配权,2009 年,选举产生了第一 届董事会、监事会机构,实现了村民变股东、集 体资产所有权和经营权的有效分离、管理企业 化,更有效的对接市场,打开了社会资本、人 才、资源自由流通,优化组合的通道。

在产改和股份制改革的基础上,和平村党 委围绕西咸新区“创新城市发展方式”的理念,实施了自主城改的“和平”模式。城改后,户均 分配 320 平方米以上的高品质住房,户均固定 财产都在 300 万元左右,村民人均年纯收入达 4.5 万元以上。

在和平村发展波澜壮阔的 30 年间,“和平 模式”已经日益成熟,在全面推动乡村振兴战 略的新时代,沣东新城党委坚持以点带面,复 制推广“和平模式”,以党建为引领,充分发挥 农民主体的首创精神和自身优势,鼓励各村勇 于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积极响应政策,推动党建创新、制度创新、治理创新,不断壮大 农村集体经济,创新基层治理模式,为沣东新 城的飞速发展提供新动能。



责任编辑:卫鲜红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