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西北小江南”汉中花团锦簇。一转 眼,我从江苏海门来陕西勉县工作已经三个年 头了。
1000多个日日夜夜,我逐渐从一位操着吴 音侬语的“外地人”,变成了跑遍勉县山山水 水的“当地通”,心中的信念更加坚定、对这 片土地的感情更加深沉。
千里帮扶结深情
2017年4月下旬,组织找我谈话,让我到千 里之外的秦巴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陕西勉县 扶贫。面对突如其来的任务,想到身体羸弱的 妻子和正在上小学的孩子,我着实有些犯难。
但是,很快我就想通,在历史的洪流中,每 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能参与到东西部扶贫协 作工作中,做出贡献,富有价值意义!于是, 我果断决定:去!
初到勉县,徜徉在秦巴汉水之间,融合在 “激情、干净、超越”的激昂奋斗旋律中,我 深深沉醉于这方水土的秀丽壮美,感动于这里 人民的热情好客,暗下决心,一定要做出一番 事业。
来勉之前查阅了一些资料,尽管对勉县的贫 困状况有些思想准备,但依旧被“2016年勉县 全县有贫困人口5.4万人,111个贫困村,17个 深度贫困村,贫困发生率高达16.8%”这一连串 数字震撼了。一连数日,我反复思索海勉协作 的目标任务和职责定位,不断筹划着如何当好 “参谋、助手、使者”,努力把一个个摆在面 前 的 “ 问 答 题 ” 逐 渐 变 成 指 导 实 践 的 “ 参 考 题”。
城固轻工业园内的生产车间
汉中莱德服饰公司的工人们在生产
汉中克莱德服饰公司是汉中首个购买土地自建厂房的苏陕扶贫协作项目
这里跟我的家乡“全国百强县”海门市相比,无疑是贫瘠的。但是,这里孕育出的“领 导苦抓、干部苦带、群众苦干”的精神却是那 么富足。有了这样的精气神,还有什么样的困 难不能战胜呢?
干,一定要干出样子!
带着激情,我甩开膀子、沉下身子,用“最笨的办法”,一个村一个村地摸底走访。日积 月累,勉县18个镇办、111个贫困村、50家企业 都留下我的足迹。我时常奔波在海门、勉县之 间,拜会客商、洽谈合作、对接项目,用心用 情推介勉县,真心实意结友谊。
努力就有回报。三年来,我们为勉县成功引进 了 1 4 个 产 业 合 作 项 目 , 总 投 资 1 0 亿 元 。 2018年10月,海门市作为江苏省唯一的结对帮 扶县,参加国务院扶贫办召开的全国携手奔小 康会议,并专题介绍工作经验。
66个协作项目带动万人脱贫
三年间,海勉工作组通过多方考察发现,勉 县产业基础薄弱,许多贫困群众依靠外出打工 挣钱,却面临“有家难顾”的困境。而海门是 全国闻名的“纺织之乡”“科技之乡”“建筑 之乡”,产业门类丰富、实力雄厚,但受人力 成本上涨的影响,亟需“腾笼换鸟”。
城固轻工业园一企业员工在生产
思路决定出路。我的提议经海勉扶贫协作领 导小组审议通过,决定加快建立勉县、海门产 业对接协作机制,有效实施产业转移,实现产 业升级和带动就业的“共赢”。
于是,我们着眼全局促产业发展,大力推动 扶贫车间、社区工厂、孵化园区、工业集中区 “四种形态”的协同发展。充分利用移民搬迁 集中居住点门面、库房闲置,留守劳动力相对 集中的实际,采取资金补助、担保贷款、免租 金等政策,因地制宜了一批扶贫车间。
三年来,政力制衣、海门恒源祥、兴达贝妮 梦家纺、恒泰服饰等一批劳动密集型企业已在 勉县安家落户。截至目前,勉县已建成扶贫车 间、扶贫基地71个,带动7100余人增收。同 时,建成拥有20000平方米标准化厂房的小微企 业孵化园,“筑巢引凤”吸引海门市纺织、高 科技等优势产业,在勉县扎根开花,推动勉县 加快由低端经济向高质量经济发展的步伐。
时光无言,却是最忠诚的记录者。三年时 间,我们做好了海勉两地党政代表团、部门企 业70多次交流对接;促进了66个苏陕扶贫协作 项目的实施,带动上万贫困人口增收脱贫;见 证了海勉农产品扶贫展销平台的落成,海门累 计组织采购销售结对地区特色农产品180余万 元;推动了海门6个镇、22个村、36对企业、幼 小初高职全阶段20所学校、7所医院和勉县缔结 结对帮扶友谊;见证了陕西元能、友邦鞋业、 伯特机械等26个扶贫企业项目落地投产;见证 了海门小龙虾在勉县成功养殖,首届龙虾节顺 利 举 行 ; 见 证 了 首 个 上 海 交 通 大 学 “ 长 江 学 者”领办的高科技企业超级电容器高性能中孔 碳电极材料项目建成投产;还见证了就业扶贫 服务中心、县级就业创业公共服务平台、苏陕劳务协作工作站、“沔水摆渡人”众创沙龙等 平台相继建成,带动了2400余名贫困劳动力在 江苏就业……
功夫不负有心人。2020年2月27日,陕西省 政府发布贫困县退出公告,勉县退出贫困县序 列。我很欣慰地看到,自己也在勉县脱贫攻坚 的历史答卷里贡献了“海门力量”。
三年海勉情相系
回 首 三 年 挂 职 经 历 , 充 满 了 许 多 美 好 回 忆,经历了许多难忘瞬间,得到了许多关心关 怀,收获了许多宝贵经验。
三年来,我千方百计帮助帮扶三户贫困户 发展产业、解决就业,还帮助其中一户治好了 困扰他多年的顽疾,避免了残疾的发生。寒暑 假,我带着妻儿一起去看望帮扶对象,自掏腰 包给贫困户孩子送去新衣物和学习用品。去年 中秋节,我买了月饼、肉和菜,与三户贫困户 聚在一起,共同做菜、包饺子,度过了一个难 忘的节日。
三年勉县行,一生勉县情。如今,我已跟 勉县干部群众结下了深厚感情。去年,我挂职 期限届满,组织考核优秀,建议继续留任,我 欣然接受。
海勉扶贫协作还在继续,我将以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的责任感,一如既往地发挥自身 的光和热,继续为大山里的百姓多办实事、多 做好事,坚持不懈地奋斗在勉县这块热土上, 续写海勉情谊!
(作者系江苏海门市对口帮扶干部、勉县发改局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