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 个时代的使命。
1996年以来,处于东部沿海的江苏与地处 祖国中心的陕西就开始了省际间的对口协作。 20多年的风雨历程,巍巍秦岭见证了苏陕协作 的深厚情谊,滔滔黄河奏响了新时代东西部扶 贫协作工作新的乐章。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银川主持召开东 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以来,江 苏 和 陕 西 共 谱 一 首 脱 贫 交 响 曲 , 两 省 越 走 越 近、越走越亲,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同步迈 向全面小康社会的步履更加坚实、越发有力。
相知无远近
陕南有汉江,南京有扬子江,一条长江连起 江苏与陕西,两省人民同饮一江之水。陕西是 “一带一路”的陆上起点,江苏是海上“丝绸 之路”的重要交汇点,一条陇海铁路又拉近了 两省的距离。苏陕两省隔山隔水不隔心,跨越 千里的握手早已把手足之情深深演绎。
党的十九大以来,苏陕两省交流交往掀开了 新篇章,2017年12月、2018年12月、2019年 3 月 江 苏 代 表 团 3 次 来 陕 学 习 ; 2 0 1 8 年 4 月 、 2019年10月陕西代表团2次赴苏考察,高层互访 已成常态。江苏省委省政府从“共抓大机遇、 共建大产业、共推大创新、共筑大市场”对口 帮 扶 工 作 思 路 的 提 出 到 “ 向 高 处 看 、 向 深 处 走 、 向 实 处 做 ” , 再 到 “ 巩 固 、 提 升 、 拓 宽 ” , 对 口 帮 扶 思 路 不 断 创 新 完 善 。 2 0 1 7 -2020年,江苏援陕财政资金年均增长114%,今年安排财政资金增幅高于本省民生事业支出增 幅,资金帮扶力度同步加大。
白水县花卉大棚
江 苏 1 0 个 设 区 市 、 5 2 个 经 济 较 强 的 县 (市、区)与陕西10个市、56个贫困县(区) 分别建立结对帮扶关系,江苏经济强镇与陕西 贫困乡镇结对301个,村村结对386个,企村结 对180个,校校结对388所,医院结对119家, 结对双方均开展了实质性的帮扶工作。持续实 施“666”人才支援计划,每年向贫困县至少选 派6名教师、6名农技人才、6名医务人员。去年选派援陕帮扶干部148名,专业技术人员1236 名、完成年度协议122.6%,此项工作位居全国 第三位,受到国务院扶贫办通报表扬。
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苏陕两省众 志成城,齐心“战疫”。江苏省发改委2月份向 陕西捐赠5万只专用防护口罩,省工作队、市工 作组和县联络组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着力 推动两地复工复产,包机包车助力劳务输出, 线上线下开展消费扶贫,积极开展捐款捐物、 医疗帮扶、开办“空中课堂”、引进防护装备生产企业等多种方式有效应对疫情影响。非常 时期再一次见证了苏陕两地患难见真情的兄弟 情谊。
携手奔小康
肩负共同使命,使命彰显担当。苏陕两省 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实行对口帮扶,携手打赢脱 贫攻坚战。四年来,苏陕工作队时刻不忘组织 重托,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聚焦 “ 两 不 愁 三 保 障 ” 突 出 问 题 , 积 极 发 挥 “ 头雁”作用,全体援陕干部及“三支”人才携手 陕西当地干部群众在三秦大地、扶贫一线共同 书写“真情帮扶、务实帮扶、持续帮扶”的合 格答卷,为助力陕西基本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 问题贡献江苏力量。
今年2月27日,陕西省政府发布公告,铜川 市 印 台 区 等2 9个 县 ( 区 ) 脱 贫 退 出 贫 困 县 序 列。至此,陕西56个国家级贫困县(区)全部 实现“脱贫摘帽”。
精准扶贫产业帮扶是关键。四年来,省市县 三级帮扶队员积极引进新品种、新技术,东台 “8424”品牌西瓜落户耀州,句容“红颜”草 莓扎根蒲城,盱眙龙虾引入勉县、丹凤,江苏 大闸蟹试养汉阴、镇坪、宁强,南京蛋鸽入驻山 阳。助力创建新品牌,打造出“柞水木耳”、洛 南“辣上天”、富平圣唐乳业、淳化“爸爸的苹 果”等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着力发展新产业, 安康毛绒玩具、汉中纺织服装规模初显,商洛消 费扶贫、咸阳果业发展、榆林智慧医疗、周至劳 务协作、铜川扶贫车间等典型做法各具特色,成 为助力当地脱贫攻坚的有益补充。
据统计,2017-2019年,江苏累计实施帮 扶项目3460个,促进了陕西产业的转型升级和 高质量发展,带动59.65万贫困人口增收。援建 扶贫车间366个,招引产业扶贫项目555个,实 际投资99.79亿元;帮助3.46万贫困人口就业, 采购、销售结对地区农产品9.28亿元;江苏社会 捐款捐物2.35亿元,各项年度对口帮扶目标任务 均顺利完成。
太白香包制作工厂让更多留守妇妇女实现足不出村即可就业、创收致富
共创新未来
坚持“两条腿”走路,助力扶贫尽锐出战,深化合作全力以赴。陕西具有能源资源、产业 基础、市场腹地等方面的条件,处在追赶超越 的关键阶段;江苏拥有实体经济、对外开放、 科教人才等优势,处在加快转型的重要关口, 两地有极大的经济互补性、合作互利性。随着 双方合作的日益深入,宝鸡、榆林的能源,渭 南、汉中的园区,延安的红色旅游等与江苏合 作已取得较好成效。
四年来,两省共建富丹产业园、西乡国动 产业园等10个园区,一批带动力强的高新企业 入驻。投资1亿美元年产20万吨的EPS项目, 目前正进行设备安装,成为延安投资规模最大 的台资项目。落户铜川总投资10亿元的陕西达 美汽车轮毂项目主体已建成,填补了陕西没有 铝合金轮毂产品空白。投资1.5亿元的延川斯 派尔150万平方米集成建筑项目今年3月竣工 投产,已承接业务3000多万元。投资2亿元的 中 冶 陕 压 P M C 项 目 , 采 取 苏 陕 企 业 共 建 模 式,助力富平国有老企业转型升级。勉县首个 “长江学者”投资项目——超级电容电极材料 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填补了勉县高端新材料 产业的空白。2019年“陕电送苏”15.23亿千 瓦时。延安至江苏特高压线规划前期工作正在 积极推进。延安新区“江苏中学”已建成投入 使 用 , 8 0 0 名 初 一 新 生 去 年 秋 季 已 入 学 上 课……
一切过往,皆为序章。两省今后将进一步 完善常态化的交流交往机制,更大力度拓展各 领域合作,使两地的交流合作既有经济上的互 利共赢,又有人文上的互动相融,更有感情上 的真心真情,使苏陕两省携手奔小康的乐曲更 加嘹亮,共同发展的大戏“永不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