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3期 / 正文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

理论品格和方法特征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08-01 16:30 作者:王京清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紧紧围绕全面从严治党这个主题主线,提出一系列管党治党、兴党强党的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指引我们党成功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新境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时代党建理论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是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成果,具有鲜明的特质、独特的品格和科学的方法论特征。

鲜明理论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既体现了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一般特征,又紧密结合中国共产党的实际,反映了新的时代特点和任务要求,具有鲜明的理论特质。

第13页-14(1).jpg

党员在过组织生活

坚持和加强党对一切工作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紧密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作用,其中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党是最高政治领导力量,全面从严治党的核心是加强党的领导”。这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提升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一方面,鲜明宣示,在当代中国,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另一方面,明确要求在统揽“四个伟大”中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确保党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坚持管党治党与治国理政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把伟大事业同伟大工程结合起来,在履行执政为民、执政兴国历史使命中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方面,把管党治党、从严治党作为治国理政的核心内容,反复强调“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另一方面,明确要求党的建设必须始终服务于治国理政的理论与实践,无论是“五位一体”总体布局,还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都把全面从严治党融入治国理政战略目标和全部过程当中,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形成了管党治党与治国理政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生动局面。

坚持从严与务实相结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责任,就是同全党同志一道,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特别强调,管党治党一刻不能松懈,“贵在全面,要在从严”,全面从严治党是全方位、全领域的,覆盖了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和反腐败斗争等各个方面。同时,要求以求真务实作为管党治党的根本,鲜明指出,“我们共产党人最讲认真,讲认真就是要严字当头,做事不能应付,做人不能对付,而是要把讲认真贯彻到一切工作中去,作风建设如此,党的建设如此,党和国家一切工作都如此”。党的十八大以来,正是因为坚持求真务实的作风,党的建设抓铁留痕,久久为功,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真正赢得了民心人心。

坚持治标与治本相结合。一方面,以治标作为治党的突破口。针对“四风”问题,出台中央八项规定,集中力量进行整治;针对腐败蔓延问题,“打虎”“拍蝇”“猎狐”,坚决扼制腐败易发高发势头。另一方面,以治本作为治党的落脚点。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方针,着力提升党员总体素质;鲜明提出“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好干部标准,要求科学合理使用干部;在监督体制上,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在决策机制上,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建立重大行政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和责任倒查机制;通过制定颁布或修订一系列党内法规,规范和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为治本提供制度支撑。 

独特政治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具有独特的政治品格,蕴含着强大的精神力量。

坚如磐石的战略定力。首先,这种战略定力体现为政治清醒。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科学评价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正确认识改革开放前后两个历史时期,坚持做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果决不能丢,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成就决不能否定,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决不能动摇,毫不动摇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的高度自信。其次,这种战略定力体现为理想信念绝不动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做到政治信仰不变、政治立场不移、政治方向不偏;必须保持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对共产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定信念,增强政治定力和政治敏锐性,提高抵御各种风险和经受住各种考验的能力。最后,这种战略定力体现为对党绝对忠诚。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绝对忠诚于党是对党员的根本政治要求,全党同志都要强化党的意识,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做到忠诚于组织,任何时候都与党同心同德,对党高度信赖,做到热爱党、拥护党、永远跟党走。

第14页-15(1).jpg

纪检监察干部了解党员干部作风情况  视觉中国/供图

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必须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党的群众路线贯彻到治国理政全部活动之中,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这彰显了习近平总书记心系人民的真挚情感,凸显了人民至上的赤子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反复强调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是力量的源泉,“一个政党,一个政权,其前途和命运最终取决于人心向背。如果我们脱离群众、失去人民拥护和支持,最终也会走向失败”。习近平总书记深情地说,“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要让“生活在我们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中国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创造了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以身许党的担当精神。敢于担当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反复推崇并身体力行的一种领导风格。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著作、讲话、指示、批示中,“担当”这个词语的出现频率极高。他强调,“人民把权力交给我们,我们就必须以身许党许国、报党报国”“该承担的责任必须承担”“要有担当意识,遇事不推诿、不退避,勇于承担责任”“在大是大非面前敢于担当、敢于坚持原则”。他指出,“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习近平总书记不仅这么说,而且在管党治党的实践中处处带头敢于担当、善于担当,说到做到、一抓到底,从根本上解决了党的建设中存在的许多突出问题,切实兑现了向人民立下的军令状,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

 正人先正己的过硬作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抓作风建设,首先要从中央政治局做起”,“中央政治局同志从我本人做起”。习近平同志在第一次以总书记的身份到广州、深圳等地调研期间,严格遵守中央八项规定,不封路、不开道、不清场,为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开了好头。作为党的核心领导机构,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中央政治局的同志自觉认真执行,影响带动了全党和整个社会风气的转变。党的十九大、党的二十大一闭幕,中央政治局就分别制定了八项规定实施细则、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实施细则。可以说,习近平总书记的身体力行,有力推动了中央八项规定的落实,也对各级党员干部产生了极大的示范带动效应。

科学方法特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之所以取得卓著成效,赢得人民群众的高度肯定,既源于党自身所具有的强大组织能力与行动能力,更得益于习近平总书记管党治党科学方法的指导。

坚持辩证统一的哲学思维。习近平总书记深谙马克思主义哲学,善于将哲学思维运用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实践中,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重要方法论特征。坚持全面联系的观点,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体现了全局思维、战略思维、系统思维、辩证思维。坚持矛盾分析方法,善于把认识和化解矛盾、发现和解决问题作为打开局面的突破口,以问题整改赢得民心。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注重总体谋划又注重牵住“牛鼻子”,既注重顶层设计又发挥基层首创精神,既注重整体推进又注重重点突破。坚持实践第一的标准,强调知行合一、贵在行动,发扬“钉钉子”精神,善始善终、善做善成,为全党践行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点作出表率。

第15页-16(1).jpg

帮扶干部(左三)在给果农培训阳丰脆甜柿子嫁接技术  新华社/供图

坚持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习近平总书记以马克思主义政治家的勇气直面党内存在的种种突出矛盾和问题,多次强调必须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表现出强烈的问题意识和鲜明的问题导向。他要求,全面从严治党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坚持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作为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基,加强党性教育,补足党员干部精神之“钙”;在选人用人上,着力破解“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问题;在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上,着力破解一些领域基层党组织弱化虚化边缘化的问题,全面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功能;在作风建设上,聚焦“四风”集中整治,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上,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以零容忍的态度开展反腐败斗争,坚决捍卫党章、纯洁组织、消除隐患;在制度建设上,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提高制度的系统性和执行力。正是始终坚持了问题导向,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指向明确、靶向精准,取得显著成效。

坚持把党内监督与群众监督有机结合起来。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都要增强管党治党意识,各级各部门党委(党组)必须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把从严治党责任承担好、落实好;各级纪委要担负起监督责任,勇于执纪问责,切实使管党治党真正从宽松软走向严紧硬。另一方面,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必须依靠人民,要畅通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找到了跳出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坚持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同时积极鼓励人民群众对党组织和党的工作进行监督,有力推动提升了各项工作科学化水平。

坚持制度治党与思想建党同向同时发力。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严治党靠教育,也靠制度,二者一柔一刚,要同向发力、同时发力”,这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理论的重大创新。实践告诉我们,既不能忽视思想建党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又不能忽视党组织自身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二者刚柔并济,都是治本之策。通过思想建党,使党员坚定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提高党性修养和政治觉悟,党内的制度规范才能更加有力有效发挥作用。通过制度治党,加强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党员的党性修养和锤炼才能更加持久化、长效化。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深深植根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沃土,是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理论在新时代的最新表达,全面深化了我们对党的历史使命和现实任务的认识,进一步升华了党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略,深刻揭示了党的建设的内在规律,为我们全面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当前,全党正在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我们要持续深入学习领会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努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