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
刘甜甜 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
文培培 当代陕西杂志社记者
嘉 宾
黄 戈 安康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汪光林 安康市委组织部副部长
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党工委书记
何 斌 安康市委编办正县级督察专员
贺富莉 汉滨区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常 彬 旬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刘妮娜 岚皋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宁国良 平利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黄紫莉 安康市高新区组织群团部部长
蒙师斌 旬阳市住建局副局长
王龙刚 汉滨区双堤社区党委书记
张晓印 岚皋县号房湾社区党总支书记
刘小玲 平利县白果社区党支部书记
群众在哪里,服务的力量就“沉”向哪里
安康市推行的“组织同建、阵地同管、要事同办、环境同治、效果同评”的“五同”工作机制,实则是一次城市基层治理力量的挖潜,也是治理理念的重塑。
黄戈:是的。城市正成为社会治理的主阵地。当前,在安康市301万人口中,有100多万人在城镇,加之还有90多万搬迁群众居住在1300多个易地搬迁安置区。除此之外,全市6400多个基层党组织中,有4600多个在城市;15.9万余名党员中,也有多一半在城市。市县“小城区、大治理”的性质决定安康强化基层治理的关键在城市、潜力在城市。
汉江穿过安康城区
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推进,基层社会生产方式和组织形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更个性化、更高品质的要求,疫情“放大镜”下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存在共性困境。尤其是近年来,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流动人口增多、人群结构复杂多样,社会形态逐步呈现出扁平化特征,群众需求更加多元、更具个性,更加注重精神文化、诉求表达、权益保障,更加向往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贺富莉:受传统“单位党建”思想的限制和影响,区域互通、条块联动的城市基层党建有时在基层治理中未能有效落实,有的单位“自转”多、“公转”少,有的未能以社区党组织为“圆心”发挥整体效应,迫切需要以社区党组织为支点,加强对基层各类组织的领导,实现资源共享、共驻共建、融合发展。
王龙刚:以汉滨区双堤社区为例,其地处安康市中心城区中心地段,面积1.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4万余人。辖区楼宇楼栋多、巷道繁杂、人口密度大,社情民意相对复杂。
社区党委与辖区内25家市、区企事业单位商议,将辖区划分为六个大网格,明确124名党员干部担任网格员,在27个背街小巷安装了高清摄像头、高音喇叭、人脸识别系统,遇到下雨路面积水,下水道堵塞等问题,社区都能及时响应,进行精准服务。
汪光林: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加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推进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基于市情需要,为提升城市基层治理精细化水平,安康市在广泛调研和认真总结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经验的基础上,推行“组织同建、阵地同管、要事同办、环境同治、效果同评”的工作机制。
常彬:拥有近11万城市人口的旬阳,自2021年8月“撤县设市”以来,城市治理服务中社区党组织“小马拉大车”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显得力不从心。在推进“五同”工作机制中,旬阳市建立机关企事业单位党组织到“双报到、双报告”制度,实行社区“兼职委员制”,吸纳驻地单位党组织负责人任社区兼职副书记或兼职委员,构建“双融共治”城市党建共同体,实施网格化管理,将驻12个社区的1724名干部力量下沉,实现高水平治理。
黄戈:促进优势资源向城市基层倾斜下沉,一方面激活了城市基层治理“动力源”,另一方面为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效能治理提供了新思路、搭建了新平台、开创了新局面。
2021年开始,安康市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41名市级领导、110个市直单位、65个区属单位、11家企业下沉城区57个社区开展环境、交通等整治治理,改造老旧小区、提升背街小巷、完善公共设施,城市品位显著提升。
难题在哪里,解难的力量“聚”向哪里
不少基层干部反映,“五同”工作机制推行以来,许多积压已久的公共事务难题得到快速解决,由此看出,为群众解难事不仅要有一腔热情,也要有好的工作机制作保障。
黄戈:基层积压的有些难题过去无法解决的原因在于,居民需求的多元化、部门分工下的资源聚合难、事情轻重缓急排序之难。而现在多部门联合的诉求响应机制,一方面省去有关部门对此类公共事务的识别,推动诉求处置前置,确保群众反映件件有回应;另一方面,部门报到确立了大家围绕着公共事务的资源整合机制,多个部门可以在短时间内集中政策、力量、资源、时间,统筹推进、重点解决高频难点民生问题。
白河县狮子山社区党员志愿者开展环境治理
蒙师斌:这一点作为住建部门深有体会,每一个参与社区共建的牵头单位,都可以将他们收集的社情民意以任务清单的方式发给我们,这相当于代替住建局做了大量的调研。今年以来,我们已经筹资400万元用作城市公共设施维护,主要投向公厕维修、污水管网、路灯照明、绿化改造等与群众生活品质密切相关的地方。
旬阳在陕南第一个实现县改市,市民对于公共设施的建设、公共环境的维护期待较高,而机关单位到社区报到的做法提升了治理效率。2022年以来,我们协调多个部门、五个社区参与的解决城市停车难的做法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整个旬阳本地和外地车辆加起来共有3万辆,但有效停车位只有7600个,比例严重失衡。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搜集公共停车场协调让其开放夜间免费停车;下调部分政府直管单位停车场的价格,分流核心区的车辆;上调核心区、商业街停车价格,加快流动,避免拥堵;协调商业小区的下调停车价格,让业主的车可以顺利停进去……一系列措施有效地缓解了停车难的问题。
何斌:市委编办是育才社区共建单位,说句玩笑话,刚开始到社区报到,社区党总支书记见到我们还有些紧张,经过这么长时间的并肩工作,我们都是随时接受社区的“号令”。换个角度看,社区也是机关单位培养年轻干部的练兵场,因此,“五同”工作机制所产生的效果一定是双向的。
张晓印:作为一名长期从事社区工作的干部来说,我感觉部门报到前后的变化非常明显。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社区的领导力量加强、合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服务能力加强、社区干部素质加强。过去,社区治理的确存在不少困难,人员资金不足、协调解决问题的能力不足、因为待遇问题产生的服务能力不足等问题十分突出。而部门到社区报到后,带来的不仅有资金扶持,还有大量高素质的党员干部,在互相配合中,社区干部素质也得到加强。
刘妮娜:“五同”工作机制最直观的成效体现在要事同办上。日常,单位与社区干部一起走访、熟悉情况,小事及时处办。遇到突发情况时,更体现出合力的重要性。前不久,县城里一个小区发生火灾,十分钟内共建单位都赶到现场,并与包联的居民取得联系。正是因为熟悉情况,一户刚生了孩子的家庭才能安然无恙。多种实践都证明,这种合力在解决类似于火灾、防汛防滑、电信诈骗等突发事件时效果很好。
城市延伸到哪里,党组织就覆盖到哪里
城市基层治理的效能高低,决定要素是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强弱,“五同”工作机制之所以有效、管用,就是紧紧抓住了这一要素。
黄戈:强化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始终。安康市通过“组织同建”“阵地同管”,形成了城市基层治理“动力主轴”,推动党组织的触角延伸到社会治理末梢,动员广大党员围绕基层治理做好引领、融入和服务工作,带动广大群众牢固树立“一体化”发展理念,形成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
平利县城鸟瞰
宁国良:这一点在平利县的实践中得到证明,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基层治理全过程、各方面,不断把基层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推动城市基层党组织成为基层治理的“桥头堡”、服务群众的“主心骨”。
刘小玲:白果社区是平利县城关镇六个百户以上的异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之一,共安置612户、2121名居民。社区党组织着重关注农民进城后的子女教育,迅速整合党员骨干力量,各自认领民生实事。开设“四点半课堂”及教育类活动,照料、陪伴入园儿童,对孩子们进行课业辅导。联合共驻共建单位县团委及县人社局开发公益性岗位,招聘专人确保儿童空间正常运转。孩子是一个家庭的未来、是社会的未来,以小见大,照顾好孩子,就是夯实了社区群众安居乐业的基础,社区的精细管理和个性服务补充到位,居民的满意度就提升了。
汪光林:强化城市基层治理,必须把坚持多元共治作为根本之策。城市基层治理是一项系统性复杂工程,不是社区党组织或居委会的“独角戏”,而是以基层各级党组织为“领唱”,各方力量共同参与、配合协作的“合唱团”。“五同”工作机制以建立社区大党委为核心,吸纳辖区单位、“两新”组织、自治组织、志愿服务队、物业等各种力量,通过“双报到”、“网格化”等方式共同参与基层治理,形成了协同高效的治理模式。
黄紫莉:优化整合社区服务资源,是破解社区“小马拉大车”难题的最优解,需要推动各方力量配合联动、互促共融,共谋一事、共建一城,以多元共治之力提高基层治理之效。要事同办聚力民情上得来、服务下得去,以群众实际需求为着力点和切入点,通过搭建邻里夜话、周末说事会等议事平台,开展“点亮幸福安康”活动等,请群众参与、让群众监督、受群众评判,有效激发了群众内生动力,群众成为基层治理“主人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