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7期 / 正文

不一味想生金,更要保生态

——府谷县委书记田小宁谈县域产业的“取舍”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09-22 17:44 作者:本刊记者 徐旻禾 赵娇娇

位于陕西省最北端的府谷县,曾是一个国家级贫困县。近20年依托资源优势,抓住国家能源战略西移的机遇,地方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一跃成为全国百强县,连续两年位居陕西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考核第一位。

经济快速增长,带来了生态压力的累积,产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特别是曾经引以为傲的镁业,因大而不强,粗而不精,成为产业链上最薄利的一环。

今年上半年,府谷县对34家镁企中的23家进行停产改造,变长痛为短痛,产业整体得到重塑。

镁业必须去粗求精

《当代陕西》:府谷县金属镁产量大但质量不高,产业整体未摆脱只卖镁锭的初级层面,以致无法拥有行业话语权和市场定价权。再加上金属镁生产主要是对菱镁矿和白云石进行煅烧、冶炼,能耗高、排放高,产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第29页-32(1).jpg

由府谷供应金属镁的镁合金挂车在西安交通大学展示

田小宁:的确是这样。府谷县发展金属镁产业至今有20多年时间,发展速度不算快,或者说有了一些改造提升,但是不能继续以这种模式发展了。由于建设之初基础比较差,后来也在不停地改造,从原来1.0的版本升级到了1.9,眼下到了 “破”的阶段。所以这次我们抓住中央环保督察的契机,倒逼产业转型,使府谷县如何继续发展金属镁产业明晰了几个方向。

一个方面是通过项目整合,成立新平台来解决话语权的问题。2020年以来,镁的价格起伏很大,对行业的发展非常不利。金属镁的特性决定了它主要的发展空间还是作为钢铁和铝的替代,如果价格大幅上涨,必然会造成应用场景的减少,继而影响到上游镁的冶炼量。我们在不追求过高价格的同时,得确保行业有发展空间,给后续的升级提供必要的物质支撑。

另一个方面,加强产业链的延伸和附加值的提高。府谷县镁产业的优势是前端的资源储备和能源供给,接下来需要把更多注意力放到镁合金产品上。传统的分工是府谷县企业做好冶炼这一步,其他地方二次加热镁锭后,增加一些其他元素,制作成合金销售到市场,这样的操作会产生非常高的二次成本。所以我们计划在下游企业认可的基础上,把金属镁的粗炼延伸到精炼,直接提供市场需求的合金产品,省去中间二次加热的高额成本。

冶炼技术的提高还需要相应的人才助力,所以我们持续加强同相关科研机构、高校的合作,依托秦创原平台成立“三中心两基地”。府谷县长期与西安交通大学的科研团队合作,希望能在环保、节能、安全等方面突破现有技术,包括废物的收集、氨水的处理等,帮助镁产业做到更高成品率、更低成本、更高品质。

作为全球最大金属镁的供应基地,府谷县有能力给全球提供数量充足、更高品质、更合理价格的原材料,确保整个产业链和供应链稳定。

兼顾生态与生财

《当代陕西》:府谷县是一个能源大县,是黄河入陕第一县,对陕西而言,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府谷是个“头”,国家能源安全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必须平衡兼顾。

第28页-31(1).jpg

俯瞰府谷县城  刘建平/摄

田小宁:这两者是“必答题”,偏废哪一方都不是最佳答案。黄河流经府谷六个乡镇、流长108公里,占黄河陕西段流长的15%,属陕西县域流长之最。因此近几年我们立足于从根源上彻底解决问题,也就是从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和系统治理来提升整个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质量。

府谷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城市,是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资源富集与生态脆弱并存,这样的县情,决定了我们既要保证国家重要能化产品的供给和能源安全,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走资源开发和生态保护相协调的路子。

府谷县工业企业聚集,也就是有污染源,黄河本身是南北走向,可到县城这一块儿又变成东西走向,造成前些年空气质量检测不理想,县城区域气流不是很顺畅,空气扩散条件不好。

近几年,府谷县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为目标,把生态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生态环境有明显好转。

从2019年到2022年,利用三年时间,空气优良天数由253天,增加到了317天,虽然只增长了64天,但倒过来说,从2019年的非优良天数112天减少到了48天,这个改变非常大。结合今年创建全国文明县城,进一步加大城市改造更新,修复沿黄的生态。

企业产生的大宗固废也是环保的重点。府谷县一直遵循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一手抓大宗固废基地建设,一手抓创新路径探索,让固废处置以充填、回填替代倾倒、填埋,实现变废为宝。

府谷县加快推进沿黄上段生态带建设,积极推广“垒石造林”的经验做法,宜草则草,宜林则林,实现造林绿化由重栽植向注重成活率转变,由浅绿色向深绿色转变,由人为干预到自然生态修复转变。

在确保水源源头的治理上,府谷县加强排污口和不达标断面监管,常态化开展排查整治,不管是企业和矿业的污水,还是居民的污水,都做到了全面收集,确保不能直接排到河道。通过三年的建设,县城主干道全部实现雨污分离,县域内“一河四川”全部水质达标。

补短板固底板

《当代陕西》:府谷县县域经济一大特点是民营经济特别繁荣,引导民间资本、技术在新型工业化中有所作为,将成为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

田小宁:是的,针对省上提出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的发展要求,我们做了一些研究和安排。去年县委常委会专门邀请经济专家给县委常委们讲解和辅导。

府谷县的县域经济和民营经济难以分割,从2013年开始,省上把府谷县作为民营经济转型试验区,给予了一些政策,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快速发展。但县域经济要继续做大做强,民营经济要实现转型升级还是有很多挑战。

随着经济的持续增长,依托资源优势招商引资模式难以为继,如何优化企业自身结构是下一步的重点。目前,招商引资倡导市场配置资源,必须立足于自身的优势、资源禀赋去发展。

发展县域经济的过程中,当我们想通过依靠增量来优化结构的时候,发现这方面能力不足,很容易造成恶性竞争。例如县上想引进某个汽车企业,推进的过程中发现其实不具备这样的条件,但是前期已经付出了大量成本,最后的结果也就不尽如人意。

对于一个县域,企业的承载量是有限的,不考虑自身实际情况盲目招商,可能会造成不同地域之间互相“挖墙脚”,不仅没有优化原有格局,甚至会破坏。所以我们倡导优化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环境,把给县域内现有企业提供优质服务,放到与招商引资同样重要的地位。

另外就是立足于主动过好自己的日子,不跟风,切合自身实际,补短板、强弱项、固底板、扬优势。因此,近两年,府谷县加快了城市更新改造,民生改善的节奏。

2022年我们提出转作风、树形象、优环境、促发展的理念,迎合了全省“三个年”活动。除了优化营商环境,还要考虑生活环境,让外来企业的员工在这能呆得住,本地人也愿意在这生活。

今年,府谷县聚力提升城市品质,新建改造黄河路、旅游道路、公园南路等九条主次干道,并且新建设一批停车场、口袋公园和城市绿地,推进城市双热源、双水源供应。通过环境的改善,为我们的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凝聚人心起到重要作用。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