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17期 / 正文

村办公司,如何走出乡村?

——千阳县南寨镇“村村办企业”现象观察之二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09-25 17:14 作者:本刊记者 王雅

近年来,为破解涉农资金筹措、整合、利用等多重难题,不少地方尝试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册创办公司,探索以村办公司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的新路径。

为啥要成立公司?与合作社相比,其升级体现在哪里?如何借助这个平台,更好地壮大村集体经济,让发展红利更好惠及于民?

集体经济要实现跨越,必须融入市场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探索资源发包、物业出租、居间服务、资产参股等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多样化途径。这为巩固提升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成果、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提供了依据。

“但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存在发展集体经济被任务化、指标化,自我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以及有收入、无带动,农民参与感、获得感不强等问题。”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教授张晓妮说。

第21页-24(1).jpg

村集体果园

我国幅员辽阔,农村资源禀赋、市场条件存在较大差异,发展农村集体经济也不能一个模式。

过去,许多村集体产业之所以不甚成功,一部分原因在于没有因地制宜。有的村子不立足自身实际,生搬硬套别处的成功经验,盲目空降与本村不合拍的项目。“从零开始”背后,是大量资金和人力埋在前期投入里,又因利润难产、资金紧绷,难以再投入,最终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

没有一无是处的村子,只有未被发掘的资源。构建产权关系明晰、治理架构科学、经营方式稳健、收益分配合理的运行机制,对增强农村集体经济内生动力和发展活力就尤为重要。

千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赵世英调研观察,不少村的第一桶金均来自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一些农村产业依靠土地或农业制约较大,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面临瓶颈期。

近年来,千阳县结合自身实际,通过龙头企业带动、公司化运营、跨区联合抱团发展三种模式,65个行政村实现了集体经济组织全覆盖,2022年全县集体经济收入6922万元,收入10万元以下村全部清零。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500万元以上村三个,100万元以上村20个。

以南寨镇为例,各村立足资源禀赋和特色产业,结合各村资源优势以及村两委致富带头人作用,由村集体经济组织注册创办公司。

当前,“村办公司”这一经营主体在农村社会中已有广泛可见度和显著影响力,例如山东莱西市探索的乡村“共富公司”、浙江省探索的“强村公司”等等。

这些原生于农村、扎根于乡土的村办公司,不仅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按市场化原则更多投向农业农村,而且通过盘活既有沉睡资源、提升生产力水平、刷新产业经营管理方式等方式,将广大农村地区带到乡村产业振兴的大门前。

“市场经济是大趋势、大背景,农村集体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融入市场。”张晓妮认为,引入现代企业制度,改革治理方式、健全治理体系很有必要。

不同于城市里生长壮大的公司,一批村办公司除了具有企业经营一般功能之外,更体现出“外部性”“乡土性”的特点。

用利益分配凝聚人心

“一些村庄依靠一时的资金和政策优势短时富裕起来,却因为利润分配不合理,无法带动村民持续凝心聚力谋发展,很快落入吃老本的境地。”赵世英说。

一些专家认为,当前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是对传统农村集体经济的“分”有余而“统”不足的弥补。

第22页-2(1)5.jpg

农民喜运幸福果  新华社/供图

赚钱容易,合理分配很难,能够通过分配提升村民致富积极性,进而带动村集体产业做大做强更是难上加难。然而,这又是所有集体产业都必须要考虑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解法,将直接决定这个村子的产业能不能做大做强。

南寨镇先后成立工程建设、农副产品销售等集体经营实体公司13家,争取县外项目,将业务扩展到周边县区,实现集体经济持续壮大。这类公司既能发挥党组织领办合作社整合内部的资源优势,又能发挥社会资本对接市场能力强的优势。

“公司被允许参与市场竞争,除了承接村里项目,还参与镇域之外的工程项目招投标,由此形成了以村庄干部经营能力、村庄发展能力为基础的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张晓妮认为,南寨镇有效打破了村集体经济发展长期以来财政支持或土地财政的不可持续局面。

做好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发展新型农村集体经济,要让广大农民实实在在受益。

而实践证明,村集体没有一定的经济积累,就难以把农民有效组织起来,难以发展产业,难以实现农村集聚发展效应,难以尽快让全体村民享受现代化生活。

通过村办公司这一平台,不少乡村产业发展与有效治理形成共生互促,经济实力与公共服务得以彼此借力。相关专家认为,时下此类村办公司的出现和成熟,是对推动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次必然且深刻的呼应。

南寨镇呈现最直接的效果是出现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务工人员返乡,是村庄发展的一个“豁口”,这有利于农民收入增加、农村资源开发,更能有效推进农村产业振兴。

村集体“荷包”充盈起来,通过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部分投入到公共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中,有助于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村里新修的过水桥、重新硬化的路面、为学生发放的助学金、给老人补贴的农村医疗保险……村里的变化,村民的体会最深。

农村集体经济助力共同富裕的同时,还承载着完善农村设施服务、推进乡村善治等功能。南寨镇各村在壮大村集体经济取得成绩后,共同的选择是将利益惠及村民。

集体经济怎样更有韧性

当前,村办公司发展整体呈现出“理念新、机制活、动力足、潜力大”的良好局面。尽管村办公司发展态势良好,但作为新鲜事物,受制于诸多方面原因,其发展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痛点、难点和弱点。

比如,如何把握“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之间的最佳平衡点?县、乡、村三级公司良性协同不够导致的“上热、中温、下冷”困境如何破解?懂经营、善管理、会投资的专业人才数量不够、能力不足、活力不显等矛盾如何化解?

“这种经营模式适用于具备一定产业基础或专业经营能力的村庄。”张晓妮说,值得注意的是,村干部在这种经营模式中面临着经营风险与政治风险的双重考验,其政治素养与经营能力成为这种经营模式能够存续,以及能否发展好的关键。

村办公司说到底是为了乡村产业振兴。具体来说,要牢牢把握其在农村资源整合融资、涉农资金整合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性优势,着力提升其产业投资、项目建设、运营管理能力。

产业发展,总会经历周期、政策、环境变动。村集体产业遭遇市场周期打击几乎是必然的,如何做到化危为机,考验着村干部的智慧。

千阳县把苹果产业作为兴县富民的重要抓手,通过不断探索发展,已建成全国最大的矮砧苹果和苗木繁育基地。南寨镇是千阳县苹果大镇。

基于此,南寨镇整合13个行政村资源,将“抱团发展”作为新一轮改革攻坚的突破口之一,建设万吨冷库并成立果品联合销售公司,通过规划联体、资源共享,从“单打独斗”向“协同作战”转型,推动片区各村优势互补、要素统筹。

张晓妮认为,南寨镇仍有优化提升的空间。南寨镇以农业发展为主,镇域空间狭小,可以考虑吸纳更多的村集体参与,将农村集体经济资源置于城乡共同发展的大格局中,实现更大空间范围内的“飞地”模式进行资源优化配置。

另外,下一步需要考虑的问题是加强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推动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进入市场运行配套政策的落地及调整,推进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法人化改造。

成就事业,关键在人才。针对专业人才数量不够、能力不足、活力不显的问题,千阳县还出台了十万年薪公开招聘职业经理、优化贡献补贴挂钩机制,以及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对集体经济组织领导等多项措施。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