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23期 / 正文
聚焦“老旧小区改造”之一

小区物业也能“先尝后买”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12-27 15:50 作者:本刊记者 刘甜甜

楼顶废弃水箱漏水,但水箱是公共资源,处理起来需要大伙共同商议,顶楼居民着急上火,楼下居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地底下化粪池堵塞,一楼居民最是难过,社区召集大家讨论解决办法,楼上居民却表现出关系不大的样子,不愿出钱。

这是老旧小区里常见的矛盾问题,由此可看出,它不仅是一个工程建设工作,更多的是社会治理、基层组织动员工作,是一个需要全体居民参与的过程。

老旧小区改造之后,走市场化道路,找到与居民需求相匹配的物业当然是首选。只是对于物业来说,老旧小区并不是经营的首选。因此在实践中,出现了一些异于平常的模式——物业服务“先尝后买”。经历长时间地磨合,物业最终实现“微利可持续”运转,小区实现长治久安。

物业入驻“先尝后买”

小区改造前后有啥变化?问题一抛出,居民便七嘴八舌抢答起来。

“以前地面全是坑,老人小孩坐的车都推不动,现在平得能擀面。”

“原来院子里全是垃圾,有人扔砖头,有人扔沙发,现在那叫一个干净。”

物业公司的管道工在巡查雨水管道   新华社/供图

“这么说吧,改造前水费每吨八元,改造后3.5元。”水费基本是稳定的,咋还降了这么多?居民笑着解释,“以前水管破的破、裂的裂,跑冒滴漏太严重啦。”

这是咸阳市渭城区学道门小区,位于咸阳最早的老城区内,曾是典型的“三无小区”。为了舒适的居住体验,它所属的中山街社区带领居民开展过一场轰轰烈烈的自救行动。

长久以来,因为没有门禁,社会车辆可以随意进出,居民吐槽,在小区停车一看运气、二看胆量。社区提出集资装门禁、划分车位的建议,但没人相信。劝了20天,只有四名党员交出4800元钱表示支持。

社区干部亲自上阵,拆掉屹立几十年的红大门,可居民看不下去,把他们投诉到区纪委。经过调查,区纪委认为社区干部不存在违规行为,居民情绪缓和下来才意识到,“这是要动真格了!”

三天时间小区业主又交了6万元。

拿起工具,社区干部再次走进学道门,清除地锁、划分停车位、硬化路面、整理绿化带……做完这些,他们将每笔钱的收支情况公示,并把用剩下的3万元钱全部退还,居民对社区的信任度空前提高。

此后,在社区指导下,学道门小区成立业主委员会,开始自治。

“每年停车费600元钱,卫生费、聘请保安保洁的费用每平方米0.4元,运行还算平稳。”业委会副主任何卫东说,小区老人较多,从根本上看,还是得引进物业。

“是否成立业委会,是否引进物业,都要根据实际情况决策。进入业委会的居民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服务居民,这在较大的和较老的小区难以实现,还要靠专业的物业。”中山街街道党工委书记蔡荔红说,学道门小区的情况成熟后,他们便着手开始与物业公司对接。

程任杰是咸阳联智发物业管理有限公司的总经理,接管学道门之前,他在西安做了十年的商业物业。虽然接触老旧小区时间不长,但他明白因地制宜的道理,在这里要考虑居民对有偿服务的接受度,要循序渐进地选择“先尝后买”的模式。

进驻学道门的前三个月,程任杰没有收取任何费用,但他的服务却不打折扣。2022年9月,公司刚来恰逢二期改造工程开始,雨污分流、车棚搭建、道路硬化……这是物业企业的专长,他们一上手就成为社区、居民、工程队之间沟通的桥梁。

10月,地面正式开挖,问题也跟着来了。由于原有的管道老化,机械一震动就会破裂,一破裂小区就连续停水,居民有情绪,工程进度也跟着受影响。更为关键的是,学道门小区没有独立阀门,每次停水都会连累周边七八个小区。

了解情况后,程任杰立即联系自来水公司,专门在学道门设立抢修组,争取出现问题时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同时向住建部门提出建议更改施工方案,成功在小区安装独立水阀。

受政策支持,小区“面子”即将焕然一新,但室内爆管现象也频频发生,有人提出希望同时更换室内管道。程任杰听到居民呼声迅速响应,他先后找了近十家施工单位和专业的施工监理,仔细比对后将每户更换管道的费用压到2000元以下,光是这个过程就持续了三个月。

就是这三个月,一个个被解决的问题变成好口碑积累下来。几乎不用做动员工作,很多人都能主动上缴物业费。“用居民的话说,我们这是实现双向奔赴了。”程任杰说,借着在学道门积累的经验,他们已经开始接触其他老旧小区。

为了循序渐进引进物业,“先尝后买”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方式。当然,这是经历了多次探索与论证的结果。

咸阳市渭城区文汇路街道光辉片区的情况可谓错综复杂,一组数据可以证明其改造难度。光辉片区共包括七个小区、14栋楼,以前分属于五个单位管理,现在隶属于两个不同的社区,还是跨街道的社区。

改造中,整个工程要面临违建临建200多处,煤棚400多个,防盗网1100多个……“大家能想象到的老旧小区的问题在这里都存在,小区楼栋虽然相近却各唱各的戏,极难治理。”文汇路街道党工委副书记田洋说。

2019年,光辉片区率先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街道、社区通力合作,在小区成立临时党支部,发动居民参与监督,配套建设文汇路社区办公用房,另外一个社区的居民可在此办理业务。

到2022年年初,原来的光辉片区拥有了一个新名称——光辉新苑,许多原先在这里居住过的居民都说,“几乎认不出来了”。一个最直观的变化是,小区房价随之涨了一番。

如此光鲜亮丽的小区,必须配有规范的物业。但一连来了几个都以撤走告终,“根本包不住,物业费收不上来,还一个劲投入。”

经过调研,文汇路街道还是决定要引进物业。不过这次,他们给出多项优惠措施。首先是确定“先尝后买”的方式,在不收物业费的时间段,街道为企业争取补贴,并联系环卫部门商定,为小区免费提供两年的清运垃圾服务;企业需要与居民沟通时,街道、社区承诺“你敲不开的门我们敲,你开展不了的工作我们开展”,种种行动落实下来,才促使物业在小区扎下根来。

物业如何实现“微利可持续”?

每平方米0.35元、0.4元、0.7元,这是采访过程中最常听到的、针对老旧小区的物业收费标准,这些数据显然比商业小区低出许多。

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消防演练   视觉中国/供图

接触老旧小区的物业企业大致有相同的感受,收费率达到100%是太理想的状态,40%以上基本可以维持运转,60%以上才敢考虑收益的事,甚至有的人发出感慨,“赚不赚钱都行,只要别赔就行。”

在这个过渡阶段,物业如何实现“微利可持续”运转?

“陕西人有句俗语,掏了下河东的钱,才能听下河东的戏。放到这里说,只有物业服务与居民需求尽量匹配,才能实现长久入驻。”咸阳市秦都区渭阳西路街道党工委书记席卫锋说,要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点,否则会引发次生矛盾,那就得不偿失了。

要想实现“匹配”,选对物业是关键。因此席卫锋在街道成立物业企业孵化中心,希望通过扎实的流程作业培育出优质的物业企业。

一个小区是否引进物业,由物管会或业委会在充分征求居民意见的基础上,向孵化中心提出申请,孵化中心从资源库中推荐两至三家企业供他们选择,双方谈妥后签订一年的试用合同,试用期满居民评价满意才能签订正式的聘用合同。

从物业企业的角度看,是否入驻老旧小区主要考虑的因素有,基础设施是否完善、有无大修基金、物业费能否收取。在情况较差的小区,这些因素几乎都是绊脚石,这也是企业入驻难的主要原因。

为了解决企业的后顾之忧,孵化中心在给出奖补政策的同时规定,如果企业试用期满不能被正式聘用,那么在此期间因小区改造所付出的费用,由下一个入驻企业承担。“后来企业入驻时小区情况变好,基本能达到正常运转甚至盈利。因此,基本不用担心没有下一个企业的问题。”席卫锋说,街道要对企业把好关。

七里铺小区,建于上世纪80年代,由多个单位型家属院组成,这些单位破产后,小区陷入无人管理的状态,在街道27个无人管理的小区中算是典型。因此,街道协助引进物业企业从这里开始试点。

来七里铺考察那天,陈琦同时转了多个老旧小区,结束后他只有一个感受,“五年都回不了本”。陈琦是陕西德利恒泰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他拎包入驻了社区提供的办公场所。

2020年7月,一进入七里铺,陈琦就没闲下来。打扫卫生,修剪树枝;疏通化粪池,更换井盖;清理地锁,划分停车位;聘请保洁、保安……粗略的估算一下,70万元投资都讲的比较保守。

不过,小区面貌的改变让持观望态度的居民心里有了谱,这不是在做表面功夫。他们也用实际行动对物业表示支持,半年后,居民开始主动上缴物业费。

“七里铺情况比较复杂,只要这里成功了,其他小区都是复制粘贴。”七里铺社区党总支书记尹春苗说,目前,陈琦的物业公司已经接管街道辖区八个老旧小区。今年下半年,七里铺也将被正式纳入老旧小区改造。

在众多老旧小区中,七里铺是幸运的,对于大多数类似的小区来说,不拾掇一下自己,是没有物业愿意接手的。不少基层干部感慨,对于老旧小区的改造基本上是“一区一策”,很难有两个情况完全一致的小区。不过大致总结,先通过各种方法对小区进行彻底的或者微改造,再用联小建大、捆绑打包的方式托管给物业,帮助企业节省成本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做法。

宝鸡市陈仓区虢镇街道共有老旧小区87个,在很多人印象里,东关小区是最脏乱差的一个。杂物乱堆乱放,无论如何做工作都难以彻底清理;小区只有五栋楼,可居民私自搭建的煤棚多达70个;没有门禁、充电桩,杂草杂树长满院子,这里基本成为出租小区。

2019年,东关小区被纳入老旧小区改造,一年多后形象是彻底变了,但还是“三无”。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眼前,如果做不好后面的治理工作,小区很快又会陷入无序状态。

虢镇街道尝试过很多种治理方式。类似的小区太多,都进行自治明显不适合;引进过社区服务中心模式,因为资金不足失败。最终,找到一家靠谱的物业企业成为大家的共识。

2022年4月,虢镇街道与北京一家物业公司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将59个老旧小区打包托管给他们。直到2023年3月,这家企业因为市场调整退出陈仓,东关小区被当地的物业接手,“物业费还是每平方米0.5元,仍然处于平稳运行的状态。”虢镇街道党工委书记王德武说。

“社区+物业”治理模式成趋势

其实,不光在老旧小区改造中要贯穿治理思维,处理好与物业的关系,同样成为一个值得考究的治理课题。

做了多年的街道党工委书记,席卫锋有一个明显的感受,城市治理抓住了物业便抓住了核心。他仔细研究过一个数据,2022年街道全年处理的1000多件市民投诉事件中,有57.4%的问题都与物业有关,居民与物业的关系显然到了比较紧张的时候。

社区居民在练习吹奏乐器   新华社/供图

“服务与被服务其实应该是一个良性的市场行为,政府职责应该是做好公共服务,做好兜底工作,满足群众个性化需求。”席卫锋说,在现阶段,为了解决居民与物业的矛盾,“社区+物业”、与物业做党建联建已经成为许多地方的路径选择。社区在居民与物业之间,既扮演着沟通桥梁的角色,又对物业进行着监督。

在七里铺社区,尹春苗用一句话形容他们与物业的关系,只要居民有问题,找物业社区也能帮着解决,找社区物业也能随时出现。

物业办公室的墙面上,挂着一张与社区的联建职责表,六大项17小项职责细致全面。其中有不少本不属于物业的职责范围,但为了搞好服务,物业依然会全力协助社区。比如参与网格治理、矛盾调解,与社区一同培育社会组织,支持居民娱乐活动等等。

“居民想跳广场舞了,社区找场地,物业赞助音响,活动立马开展。母亲节到了,社区组织居民参加活动,物业也会送个蛋糕。”尹春苗说,除了联系感情以外,他们也不会疏忽对物业的监督。

在街道孵化中心确定的引进物业的七步法中,评价是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每个季度,社区会组织居民开展对物业的考核评价,居民可提出意见建议,以督促物业做好服务。而年底的考核结果,会直接决定下一年该企业是否会被继续聘用。考核的成绩构成里,居民的意见是最主要的,社区和街道也有一定的话语权。

从改造起初,虢镇街道就将整个行动视为对基层治理模式的探索。他们实行的“物居业”党建联建机制规定,社区每个月要牵头召开一次联席会,由物业代表、业委会代表出席参加,共同商议小区事宜。

王德武说,小区内有很多事情常常需要几方共同参与才能解决,往常一些问题难以解决的原因可能正是因为一方角色的缺失。

东关小区内,不久前物业组织200多户居民更换水表。以前还是老式水表的时候,每到固定时间,居民需要上下楼跑动、手动抄写消费记录,这对于老人居多的小区来说是一件麻烦事。

居民提出更换需求,物业便开始着手组织,但这对于他们来说,不只是联系自来水公司、找人安装水表那么简单。在一个租户多于原住户的老旧小区,双方都有不参与更换的理由。租户认为,这不是自家的房子,他完全不需要出钱。房东认为,他反正不在这里居住,再麻烦都跟他无关。偏偏,一个单元需要达到一定的数量才能统一更换。

这时,就需要社区的出场。最终,在社区、业委会、物业三方共同努力下,几乎全部的住户都同意更换水表。“小区里的事就是这样,看着不大,解决起来可没有那么容易,配合更重要。”王德武说。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