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3年 / 第23期 / 正文

新质生产力,咋样落地?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3-12-27 16:34 作者:中共陕西省委政策研究室课题组

习近平总书记在黑龙江考察时提出“新质生产力”,为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应立足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等发展基础和秦创原、西安“双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等创新优势,加快形成具有陕西特色的新质生产力。

起点在“新”

新质生产力有别于依靠大量资源投入、高度消耗资源能源的传统生产力,以高质量、高效能为基本要求,以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为基本特征,是数字时代更具融合性、更体现新内涵的生产力,是传统生产力的跃迁提升。


西咸新区的企业科研人员给免疫分析仪添加试剂耗材  新华社/供图

对比国外类似的“新型生产力”“新兴生产力”“创新经济”等概念,新质生产力是以科技创新为引擎,着眼于发挥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所具有的新性质、新动能,更好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能力。

新质生产力起点在“新”,强调的是以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涵,以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为路径手段,以新兴领域和未来产业为发展方向。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体系完整性越来越成为衡量地方发展动力和潜力的重要指标。陕西正处于工业化中后期阶段,产业体系完备,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迅速,科教资源丰富,创新实力雄厚。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是不容错过的重要战略机遇,是抢占发展制高点、培育竞争新优势的先手棋。

内核在“质”

新质生产力内核在“质”,强调的是遵循科学发展的内在本质、规律和要求,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着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全面振兴,实现高质量发展。

榆林市榆阳区亚洲最大天然气乙烷回收项目生产现场  新华社/供图

更加突出主动前瞻谋划布局。加速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增强工作主动性,做到前瞻性研究、全局性谋划、战略性布局,加强顶层设计和总体规划,高标准高站位制定新质生产力发展中长期规划,优化完善战略性新兴产业壮大培育计划和未来产业加速孵化计划,超前建设未来产业先导区,健全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和要素保障体系。

更加突出需求与问题导向相结合。纵观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无一例外都是依靠科技创新驱动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考验。新时代新征程,我国经济发展内外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传统生产要素优势减弱,必须依靠科学技术提高全要素生产率,实现新的跨越。2022年,我省人均生产总值82864元,已达到中等收入水平。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我省提出的“在西部地区发挥示范作用”要求,与14亿人同步迈入中国式现代化,必须解决当前存在的产业结构不优、科技创新转化不足、人才保障不够等问题,这也与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相一致。必须稳步提升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需求侧管理,破除新质生产力形成过程中所面临的结构性障碍,进一步深化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优化营商环境,完善与新质生产力形成发展相匹配的制度设计。统筹科技、教育、人才三大战略,形成教育培养人才、人才推动科技的良性互促格局,为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提供稳定支撑,促进国民经济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发展。

更加突出构建具有“特质”的产业体系。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指出,要立足自身产业基础和资源禀赋,坚持把发展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在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的同时,勇于开辟新领域、新赛道,培育竞争新优势。陕西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要紧扣国家所需、立足陕西所有、锚定陕西所能,主动适应新一轮产业链转移、供应链重组、价值链变迁的机遇趋势,以科技创新驱动产业变革,以提升配套能力增强产业体系完备性,以持续壮大新兴产业培育新优势,以协力布局未来产业拓展新赛道,同时加力巩固优势产业领先地位,做实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速构建起具有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特征和符合完整性、先进性、安全性要求的具有陕西特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同时,要找准把握好自身在全国乃至全球产业链供应链中的定位,打造特色产业和功能优势,不盲目“贪大求全”,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

更加突出缩短科技成果转化周期。提高科技成果转化水平,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对接的“关口”,也是转化为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从国内看,凡是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都做到了科技与经济的深度结合,拥有良好的开放创新生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最新公布的2023 年全球创新指数(GII)“科技集群”排名中,西安位列全球第 19 位、国内第七位,排在之前的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在鼓励科技创新、加速成果转化和推动产业化上形成了良性循环,其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也都排在全国前列。我省推动构建具有强劲竞争力的开放创新生态,需要加快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紧密结合,充分激发“政产学研金”各类创新主体成长活力,发挥好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加速形成协同创新效应。要系统推进科技成果赋权改革,着力推动创新的每个阶段、每个环节有效加速,提升研发创新的内生动力,强化全链条整体部署,为创新主体提供全方位、专业化、系统化的投资孵化及成果转化解决方案,打通成果转化、市场应用的“最后一公里”,确保科技成果便利、顺畅、快捷转化。

更加突出强化基础研究。当前,全球科技竞争的重心不断前移,科技发展的重点日益转向基础研究,更加依靠“从零到一”的基础性、颠覆性创新,以此加速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比如,新能源汽车、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都是由基础研究突破产生的新技术、形成的新产业一步步成长起来的。要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着眼国家战略需求和国际竞争前沿,实施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加快高水平大学和学科建设,集聚力量攻克关键核心技术、根技术、底层技术,加大关键系统与设备研发,提升源头性技术与应用技术的集成水平,布局建设一批先导产业研究院,做好未来产业的技术储备。持续强化基础研究的前瞻性、战略性、系统性布局,深化基础研究体制机制改革,超前部署新型科研信息化基础平台,着力打通原始创新“最先一公里”,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落脚点在“生产力”

新质生产力落脚点在“生产力”,强调的是能够产生物质财富新增量、能够大幅提升质量效率、能够实现绿色低碳可持续的生产力,更加体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创新是第一动力的时代内涵,加速进入以新质生产力主导经济增长的发展轨道。

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智能实验室

加快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发展。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等我省优势产业领域,制定出台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行动计划,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发挥好西安交通大学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等机构作用,推动智库与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龙头企业“柔性结对”,提供科技战略咨询。高度重视战略科学家作用发挥,选聘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等担任重点产业链专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开展前瞻性技术研发、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建立完善重点产业链专家咨询委员会,健全涉企政策专家咨询机制和企业参与机制,定期召开政府、企业、专家座谈会,共同研究解决产业发展遇到的重大问题。

持续深化科技成果转化“三项改革”。放大“三项改革”成效,继续破解制约性问题,制定和实施更加积极的科技成果转化政策和措施,提升转化效率和水平。稳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向有条件、有意愿的省内高校、科研院所等推开,推动中央在陕高校、科研院所适用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深化产学研合作,支持面向市场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壮大,鼓励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联合建立研发中心、联合开展科技项目,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大力发展科技服务业,培育专业服务平台,培养科技经纪人队伍,加速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强化引导和激励,加大科技成果转化优秀案例的宣传推广,吸引更多单位和个人参与科技成果转化,对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发挥秦创原和西安“双中心”牵引带动作用。拓展放大秦创原总窗口服务功能,建好西安“双中心”高等级平台,强化政府与科研机构、创新企业联动,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依托秦创原,探索“创新飞地”“离岸孵化”等模式,推动市县、园区、高校、院所、企业协同创新,提升秦创原示范牵引、集聚辐射作用。持续推广实施“一院一所一港一校一企”模式,大力发展实验室经济,建设一批概念验证中心、小试中试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加快打造以源头创新为引领、成果转化为特色、“科产创”深度融合的新型科研经济综合体。加强西安“双中心”科学基础设施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实验室、大科学装置、国际科技创新基地等落地布局,吸引国内外知名企业、大学、院所在陕西设立区域研发中心。

强化金融、人才等支持保障。以投行思维抓科技金融,设立政府引导基金,采取财政补贴、贷款贴息、资源支持等形式,吸引社会资本投向高新技术领域。支持银行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鼓励保险机构发展科技保险,支持保险资金投资面向科技企业的创投基金。实施“科学家+工程师”人才专项,推进新工科人才培养与产业充分结合,壮大高素质人才队伍。深化企业与职业院校合作,推动产教对话联动,联合实施大规模职业技能培训,培养一批面向市场、符合企业需求的高技能产业工人。加大柔性引才力度,采取“人才+项目+平台”模式引进国内外高水平科技人才和创新团队,创优留才环境,确保高层次人才引得来、留得住。

建立新质生产力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加强产业发展“含新量”“含绿量”监测,常态评估创新作用发挥情况和绿色低碳发展水平,不断提升产业“含金量”。定期研判新质生产力发展变化态势,建立健全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统计监测指标体系,将新质生产力发展情况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激发各地各部门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不断增强全省发展的“底色”和“成色”。

(课题组成员:王飞、张良、马俊平、薛茗方)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