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把握党情国情世情,统揽大局全局变局,顺应党心军心民心,对党和国家事业长远发展作出战略擘画。商洛市必须以“人一之、我十之”的劲头,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与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紧密结合起来,扎扎实实办好商洛的事情,聚力打造中国康养之都、高质量发展转型区、营商环境最优区、生态文明示范区、市域社会治理创新区“一都四区”,在奋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展现商洛作为。
永葆政治忠诚,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根本在于习近平总书记的掌舵领航,根本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指引。这些年,商洛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通落实“五项要求”“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57.63万人摘掉贫困帽子,生产总值较2012年翻了一番,路网密度及高速公路通畅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环境空气质量稳居全省前列。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的深刻变化,让我们切身感受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伟力和真理伟力,切身感受到了“两个确立”是应对一切不确定性的最大确定性、最大底气、最大保证。我们必须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定不移忠诚核心、维护核心、看齐核心、紧跟核心,真正把对党忠诚体现到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具体行动和实际成效上。
坚持绿色循环,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对商洛而言,生态良好是最大优势,资源富集是最大潜力,但开放不足、创新不强等短板也比较突出。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绿色循环发展定位,将一切工作向转型升级聚焦聚力,持之以恒调结构、强动能、激活力,推动经济实现质的稳步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打造产业集群,依托资源禀赋和产业基础,以两个省级高新区、经开区和县域工业集中区为依托,加快新兴产业培育和传统产业升级改造,着力打造千亿级新材料产业集群,500亿级绿色食品、健康医药产业集群,超百亿级清洁能源、智能制造装备、电子信息等产业集群。强化创新驱动,借力秦创原平台,建好用好秦创原(商洛)创新促进中心、飞地研究院等科创平台,加强“卡脖子”技术攻关,做足“西安研发、商洛转化”“西安制造、商洛配套”文章,催生更多科创项目、科创企业,提升产业发展的含金量、含新量、含绿量。深化改革开放,树立人人都是营商环境的理念,加快“标准地+承诺制”等重点改革攻坚,形成服务质量优、办事效率高、保障政策活的投资洼地。抓住高铁布局机遇,主动融入关中平原城市群和西安都市圈建设,加快创建陕西自贸区协同创新区,着力共建西商生活圈、生产圈、生态圈。
牢记国之大者,切实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时要求我们“当好秦岭生态卫士”。商洛全域处于秦岭腹地,地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森林覆盖率达69.56%,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重要水源涵养区,保护好秦岭生态、保障“一泓清水永续北上”既是我们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也是发展底线。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加快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让秦岭美景永驻、青山常在、绿水长流。巩固深化整治成果,常态化整治秦岭“五乱”及生态环境突出问题,加快尾矿库治理和生态修复,健全四级网格化信息化监管体系,坚决守护好“中央水塔”和“中华民族祖脉”。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深化林长制、河长制、田长制落实,持续抓好丹江流域、涉黄河流域综合治理,严格落实长江十年禁渔,大力实施国土绿化、森林抚育等工程,加大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力度,扎实做好环保督察整改,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加速生态价值转化,落实“双碳”行动,纵深推进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秦岭生态资源价值实现平台,探索“碳汇+绿色金融”“生态+特色产业”等更多新模式。加快矿业绿色转型,以光伏、抽水蓄能和全钒液流储能为重点,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产业,真正把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
推进乡村振兴,着力夯实共同富裕基础。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商洛是传统农业市,虽然已经整体解决绝对贫困问题,但群众收入还不高,共同富裕的基础还不牢。2021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9元,为城镇居民的42%,低于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实现共同富裕,最繁重的工作在农村,最艰巨的任务是持续提高农民收入。我们将坚持“三农”工作重中之重地位不动摇,扎实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守牢防返贫底线,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加强重点群体动态监测和精准帮扶,巩固提升“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保障水平,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拓宽群众增收渠道,强化粮食安全保障,聚焦菌果药畜茶酒等特色产业,持续抓好龙头、做强链条、提高价值、提升品牌,培育更多“小木耳大产业”式的好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健全联农惠农机制,鼓励发展小种植、小养殖、小田园、小加工、小商贸“五小”经济,千方百计使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稳步推进乡村建设,以村容村貌特色化、人居环境整洁化、产业发展规模化、公共服务便捷化为切入,推动乡村振兴示范工程,抓好示范县镇村创建和秦岭山水乡村建设,推动乡村振兴点上突破、面上开花。
坚持人民至上,不断增进民生福祉。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从这些年战贫、战疫、战洪的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只有“把屁股端端坐在老百姓这一面”,才能得到群众的支持,工作才能干得更好。我们将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紧盯群众急难愁盼,对民生领域突出问题列出任务单、排好优先序,逐件攻克、逐项补齐,真正让群众生活常常都有新变化、岁岁都有新提升。坚持就业优先,统筹就地就近就业和外出转移就业,发挥好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社区工厂吸附作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城镇困难人员等重点群体就业,多措并举稳就业、防失业、促创业。落实好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把工作重心从“防感染”转到“保健康、防重症”、从风险地区和人员管控转到健康服务与管理,最大程度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大力推动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倾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加快建设健康商洛,发展文化体育事业,推动优质公共服务资源扩容下沉,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到优质民生服务。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常态化开展矛盾纠纷和风险隐患排查化解,深化基层社会治理机制创新,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坚决守住安全生产和平安稳定底线,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
扛牢主体责任,持续深化全面从严治党。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必须持之以恒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当前,外部环境严峻复杂,不确定、不稳定性因素依然较多,推动各项工作发展进步,必须以党的建设为引领,以过硬作风为保障。我们将坚决扛牢主体责任,强化自我革命精神,自觉践行“三个务必”,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持续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干事创业环境。坚持大抓基层鲜明导向,把资源、服务、管理落到基层,统筹抓好农村、社区、机关等各领域党建,完善带头人选优、育强、激励、保障、储备机制,不断提升党组织政治功能和组织力,确保关键时刻能发挥巨大作用。狠抓作风建设,持续深化作风建设专项行动,督促广大干部把作风要求落实在实际行动中。从严正风肃纪,深化以案促改,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为谱写商洛高质量发展新篇章提供坚强保障。
商洛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的员工在田间采摘五味子 新华社/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