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站在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中国式现代化推动世界发展作出的重要贡献,充分展现了我们党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胸怀与智慧。面向未来,中国式现代化不仅是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也将为人类实现现代化提供新的选择,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的价值取向
代表并践行着全人类共同价值
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必须站在人类社会的价值制高点,用人类最先进的、共识程度最高的价值——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人类实践活动。中国式现代化既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也充分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充分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和平”与“发展”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和平、和睦、和谐是中华民族5000多年来一直追求和传承的理念,中国始终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中国的崛起是纯粹的和平崛起,崛起的中国只会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绝不存在如一些西方国家所渲染的“中国威胁论”或“修昔底德陷阱”。同时,中国的发展没有走西方发达国家通过战争或掠夺攫取财富的老路,也没有走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歪路,而是走出了一条既体现中国特色又汇集一切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充分彰显了全人类共同价值中的“公平”和“正义”价值。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是资产阶级现代化,不仅造成了其国内严重的贫富悬殊、底层人民生活困苦,而且造成世界上一些国家长期贫困和落后,如今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和地区也是当年西方国家殖民主义侵略最深重的地区。而且,西方式现代化也是建立在对自然掠夺、对生态破坏的基础上的,当今世界的环境问题包括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西方发达国家掠夺式发展所遗留下来的问题。这些问题表明西方式现代化严重背离了公平、正义价值。相反,中国式现代化却充分体现了公平、正义原则。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消除绝对贫困最成功的国家。虽然中国在人均GDP、人均收入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差距,但消除绝对贫困和走向共同富裕所体现的公平价值,是发达国家所不能比拟的。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也充分体现了生态正义的价值。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强调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和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充分彰显了全人类共同的“民主”和“自由”价值。自由、民主是资本主义所谓“普世价值”的重要内涵,但资本主义的民主和自由是片面的、虚假的、低水平的,仅仅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和自由,是有钱人的民主和自由。同时,西方式现代化也是片面的现代化,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严重束缚了人的精神自由。这些都有悖于民主和自由的价值。相比之下,中国式现代化所强调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是全链条、全方位、全覆盖的民主,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既充分体现人民的民主权利,又能真正做到人民当家作主。同时,中国式现代化强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在促进物的全面丰富的同时,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就避免了西式现代化中人的物质化、人的异化倾向,为真正实现人的自由和解放提供了科学路径。
全人类共同价值是人类文明成果的结晶,也是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价值目标。全人类共同价值既具有科学性,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方向和目标,也具有包容性,承认各国不同的价值、不同的制度和不同的发展道路。只要每一个国家都树立并遵循全人类共同价值,人类最终将开创“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新的实践路径
开创了世界现代化新道路
西式现代化是片面的、不可持续的现代化,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不能走西式现代化老路,而是必须开辟世界现代化新道路。
西式现代化是伴随殖民扩张而展开的,是典型的以西方为中心的现代化、是以掠夺为手段的现代化。如今,美西方动辄声称“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并以此向别国施压,甚至不惜发动战争,试图维持其发展优势和世界霸权。相反,那些殖民地因长期被殖民主义国家控制和掠夺,很大一部分至今仍然是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和地区,如美洲的印第安文明几乎被完全毁灭。
西式现代化是伴随资本扩张而展开的,是典型的以资本为中心、以资本家为中心的现代化。资产阶级在挣脱了封建桎梏之后却建立了新的政治压迫,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造成了劳动异化和无产阶级的绝对贫困;在批判封建旧道德之后,取而代之的是“金钱至上”的拜物教;在推动人类历史从“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转变的同时,却造成了“乡村从属于城市、东方从属于西方”新的对抗。总的来说,资本主义发展最终带来的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周期性经济危机、大规模贫困和世界性战争。
西式现代化是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是典型的以物质为中心、金钱至上的现代化。欧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等都曾以人本主义和理性精神为旨归,对于人和人性从封建和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发挥过重要作用,因而被视为西式现代化的开端。然而,以资本为中心的西式现代化最终带来的是物质主义膨胀。资本在追求利润最大化过程中必然要不断扩张,从本土扩张到世界各个角落,从经济领域渗透到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各行各业,甚至从物质层面延伸到人的精神层面,最终导致人的情感和灵魂全部被资本恣意操纵。
西式现代化是向自然掠夺的现代化,是典型的人类中心主义现代化。在资本主义社会,自然资源成为商品。资本的逐利本性促使资本家毫无节制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毫不控制排放废弃物,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人和自然生态的异化。葡萄牙、西班牙、荷兰等早期殖民主义者对亚非拉的掠夺,很大程度上也是对自然的掠夺,他们掠走了白银、黄金、金刚石等珍贵资源,留下的却是一片荒芜。
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对西式现代化的超越和扬弃,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正确道路。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摒弃了西式现代化的以资本为中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资本仍然是重要生产要素。然而,中国在充分发挥资本积极作用的同时加强监管,依法有效控制资本的消极作用,从而使在西式现代化中处于中心地位的资本在中国式现代化当中只能处于从属地位,从属于中国共产党领导,从属于社会主义制度,从属于全体人民。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式现代化的两极分化,坚持共同富裕。资本主义国家往往是少数资本家占据绝大多数财富,而绝大多数人民只占有少量的财富。以美国为例,2020年,美国前1%富人净资产总额已经达到34.6万亿美元,而50%普通民众的净资产总额只有约2.09万亿美元,前者拥有的财富总量是后者的近17倍。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共同富裕,坚决防止两极分化。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式现代化的物质主义,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在物质主义膨胀的资本主义社会,不仅资本家变成了金钱的奴隶,而且无产阶级也沦为动物般的工具。相反,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贫困不是社会主义,精神贫乏也不是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不仅促进物的不断丰富,还要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式现代化的人与自然对立,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类社会和自然界是生态大系统中的两个子系统,在生态大系统中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因此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是人类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中国式现代化目标之一“美丽中国”,体现了鲜明的生态追求,这是对西式现代化人与自然对立的全面超越。
中国式现代化摒弃了西式现代化的战争掠夺手段,坚持和平与发展。中国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面向未来,中国提出了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呼吁世界各国弘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共同努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坚持和平与发展的现代化,代表了人类爱好和平、渴望发展的意愿,也是开创人类文明新形态的必由之路。
新的文明图景
丰富并诠释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文明与文化有紧密联系,文化是指人类活动,而文明则是指人类活动的成果。
无论从什么角度、用什么方法研究人类文明史,中华文明始终是最重要的研究对象之一,因为中华文明是人类四大古文明中唯一没有中断至今仍然充满生机的文明,中华文明也是人类现代文明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就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过程,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创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在全人类共同价值引领下,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目标,全人类共建、共治、共享,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明形态。这种新形态的文明是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共同体理论指导下,立足中华五千年文明土壤,广泛吸收借鉴一切人类文明积极成果的结晶,它超越了以往一切文明形态,代表着人类文明发展的正确方向。
这种文明新形态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的文明。五大文明相协调,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相一致的,这是经历了长期理论和实践探索的重大成果。中国式现代化所开创的人类文明新形态,强调五大建设一起抓、五大文明相协调,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全面性、系统性。其中,经济建设是基础,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的物质基础;政治建设是保障,是人生存和发展的权利保障;文化建设是灵魂,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涵及支撑;社会建设是条件,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土壤;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环境和依托。五大文明协调发展,共同铸就了人类文明新形态。
这种文明新形态意味着一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模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文明新形态与一切旧文明的根本区别。在人类历史上的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都是以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中心;而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人民的中心地位、主体地位才得以充分体现。坚持共同富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既需要生产力高度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又需要先进的社会制度提供更加公平的分配机制。这是对一切剥削制度以及建立在剥削制度基础上旧文明的批判和超越。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是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物质主义、金钱至上价值观的超越,是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异化人”的救赎和回归。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对西式现代化批判之后的反思和纠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是共产主义的终极追求。
这种文明新形态意味着一种国际交往和全球治理新模式,即坚持和平、发展、公平、正义、自由、民主的全人类共同价值,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当今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是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和平赤字、发展赤字、安全赤字、治理赤字加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对于人类何去何从,中国作出了明确回答,就是坚持对话协商,推动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推动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推动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推动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推动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才是全人类共同向往的美好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