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云基地 王鹏/摄
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的战略部署。当前,数字经济发展速度之快、辐射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那么,什么是数字经济?数字经济发展前景如何?如何发展好数字经济?
什么是数字经济
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一种重要经济形态,是以数据资源为关键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为主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应用、全要素数字化转型为重要推动力,促进公平与效率更加统一的新经济形态。数字经济是一个涵义相对宽泛的概念,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内涵边界有所不同。
从发展路径来看,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两方面。通过数字产业化,关键技术和核心产业能够不断把消费、生产、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数据变成生产要素,从而提供新服务、新应用;通过产业数字化,推动传统企业、重点产业数字化转型,实现农业数字化和制造业智能化升级,以及生产性、生活性服务业网络化普及,从而持续利用数字技术改造并赋能三次产业。
从构成要素来看,数字经济包括数据和数字技术两个关键要素。数据自古有之,在互联网出现后,因为数码化而记录、积累成为可供计算机快速提取、分析的大数据。近年来,大数据被广泛地运用于人类社会生产、生活和社会治理,成为并列于资本、劳动和自然资源的新要素。这一新要素的出现,对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影响很大。数据要素具备低边际成本、无损耗、易复制等特点,是数字经济深化发展的引擎;数字技术具备迭代快、扩散快、渗透性强等特点,两者通过加快创新的供给和扩散,优化生产要素配置,提高生产过程中的技术效率,降低交易成本,从而提高产业竞争优势。
从产业类别来看,数字产业属于换道超车型产业。新结构经济学根据一个产业和世界前沿的差距、是否符合比较优势以及新技术新产品研发周期的长短等,将实体经济体的产业分为五种类型:追赶型、领先型、转进型、换道超车型以及战略型。其中换道超车型产业的特征是:产品、技术研发周期特别短,通常6—18个月就有新一代技术投入应用,研发的关键投入是人力资本。数字产业符合这些条件,是典型的换道超车型产业。
我们有哪些优势和机遇
发展数字经济是我国经济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实现“换道超车”的机会,对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战略意义。数字经济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核心组成部分,以人力资本投入为主,具有研发周期短、技术迭代快的特点。我国在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为特征的新技术发展方面,具有比较优势。
数据优势。大数据是新的生产要素,是21世纪的“石油”,我国有14亿多人口,有超10亿网民,产生了海量的数据资源,已成为全球最大数据来源国。
人才优势。我国是人力资源大国,高智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绝对量高,在研发上有人才优势。
市场优势。按照购买力平价计算,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同时,我国有最齐全的产业配套,不仅是数据大国、人口大国,还是市场大国、应用场景大国,在发展数字经济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
数字经济包括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不仅是把消费、生产、服务过程中所创造的数据变成生产要素,进而提供新服务、新应用,而且可以用数字经济、数字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我国产业发展从类型看,主要有追赶型,如装备制造业中的大部分领域;领先型,如家电业、移动通信业中的一部分;转进型,如劳动密集型产业的部分环节;“换道超车”型,如数字经济;战略型,如国防军工产业。对这五类产业来说,数字技术都有着重要意义。比如,汽车业是一个标准的追赶型产业,但汽车与数字结合后产生的无人驾驶等新技术,以及汽车业向服务业延伸,都是我国汽车业加快追赶的契机;而家电业,则可以利用数字化提升价值链,继续保持领先地位。
总体上看,在第四次工业革命中,我国有望与其他发达国家齐头并进,用数字化缩短落后产业追赶周期,保持领先产业的优势,提升快要失去比较优势产业的竞争力。这些都是我们在新征程上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机遇。
如何打造新优势
打造数字经济新优势,就要用好我国的比较优势。在数字产业化方面,我国在软件、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场景等领域有优势,要继续加强。在数字核心技术的硬件部分,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差距,要下功夫弥补。
在全球产业链背景下,不可能每个环节的比较优势都在我国,有比较优势的要用好,没有比较优势的要充分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
要正确看待我国没有比较优势的核心技术。数字经济技术更新换代很快,企业要取得核心技术需要大量研发投入,研发投入来自利润,利润来自市场,而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因此,一些拥有核心技术的企业一般都非常重视中国市场,当其进入市场获得利润时,技术也就为我所用。但是,对于那些“买不来”“换不来”的关键核心技术,就要依靠新型举国体制集中加以突破。
政府和市场怎样做到有为有效
数字经济是一个新产业,其应用场景还有待继续探索创新。目前,我国消费互联网发展较好,产业互联网发展还有待深入。在产业互联网方面,大企业进展较好,中小企业才刚开始。从规模经济角度看,中小企业想要自己掌握这些技术的投入较高,因此要帮助中小企业利用数字化改造提升竞争力,同时需要一些平台公司开发专门技术帮助中小企业。
数字经济建立在数据要素基础上,涉及海量个人信息。要注意合理使用及保护个人信息,避免利用数据形成的垄断等问题,既要鼓励支持国内更多平台创新发展,也要防止垄断反过来变成创新的障碍。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意味着更大的市场。目前,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在服务业上进展较快,但在制造业上还有差距,需要针对不同产业特性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着力解决法律法规滞后于产业发展等障碍。
这其中,既要有效市场,也要有为政府。有为政府是动态的,要根据数字经济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的产业特性、数字经济本身的特性以及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的特性,不断调整优化相关政策,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更好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