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当代陕西 / 正刊 / 2024年 / 第1期 / 正文

工资社保被克扣,不用着急

——未央“小蜜蜂”专注劳资调解
来源:当代陕西 发布时间:2024-01-24 16:52 作者:本刊记者 李彬

2023年10月20日,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迎接了一个特殊观摩团。

全国人大常委会、最高人民检察院、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中华全国总工会的领导以及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工会副主席、法律部部长一行70余人,观摩未央区“小蜜蜂”劳模调解室工作。

劳动人事争议一头连着劳动者的小家,一头连着民生保障和经济发展的大局,关系着社会和谐稳定。2023年4月,未央区总工会为破解劳动者维权难题,扩大解纷“朋友圈”,建立了劳动争议四方联动多元化解平台——“小蜜蜂”调解室。

由未央区总工会牵头,以劳模作为调解主力,区法院将工作重心前移“抓前端,治未病”,区司法局派驻在劳动关系方面最有经验的律师志愿者参与,区人社局联合各方力量做劳动仲裁前调解,四方签订劳动关系领域合作协议,信息联通、力量联动、矛盾联调。

短短半年多,这方寸之地的小舞台,发挥出了超预期的实际效果。“小蜜蜂”调解室维护职工经济权益110万元,其中劳模参与调解的50起案件中调解成功44件,成功率高达88%,而“劳模+”效应正在凸显。

让劳动者“免于诉累”

开发区轻装上阵发展经济,琐碎繁杂的社会事务移交行政区。未央区是西安市最早进行开发区社会事务移交的行政区,在过渡期的基层社会治理中,经历着不少考验。移交后,未央全区人口超180万,成为全省人口最大区。

人多则事多,各类矛盾问题难以避免,特别是承接了经开区和浐灞生态区的社会事务后,劳动争议数量呈递增态势,预防化解任务艰巨繁重。劳动维权看上去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每一件都是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

社区“小蜜蜂”劳模调解现场

在徐家湾街道任党工委书记期间,周泽曾带领着党员和社区工作人员探索出“楼栋长+小蜜蜂”的防疫经验,取得了疫情封控时期辖区内无一例确诊病例的突出成绩。

担任未央区总工会主席后,周泽看着那么多劳模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没有发挥作用的舞台,一边又是劳动争议基层调解人力紧缺,就想到把“小蜜蜂”创新运用到劳模调解中。

“劳模是职工中的优秀代表,也是企业推选出的优秀代表,是劳动关系和谐的‘粘合剂’。”在周泽看来,劳模参与调解最大好处是,通过劳模个人魅力、公众影响力,增加工会调解的公信力。而联合司法局、人社局、法院既能提升工会矛盾化解综合能力,还能吸引更多劳动者选择调解处理矛盾纠纷,为职工解忧、促社会和谐、为发展助力。

“我们放着条件更好的写字楼华迪大厦八层不去办公,全力争取来跟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共用一栋‘老破小’办公楼,就是为了能更接地气,让群众更方便找到我们。”西安市未央区总工会副主席朱彤涛说,之前在写字楼办公条件好,但一天也来不了几个群众,现在临街一楼的位置,还跟仲裁院在一起,让走进总工会咨询的群众多起来,办事也更便捷了。

在国营纺织厂干了20多年的老原,到了退休年龄才发现自己领不到退休工资,原来纺织厂此前从未给他缴纳社会保险。为维护自己的权益,老原于2022年7月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确认双方于1990年3月至2002年11月工作期间存在劳动关系。但因未能及时提供证明,仲裁机构驳回老原的请求,老原不服起诉至法院。

法院委托未央区总工会“小蜜蜂”调解室调解。因老原人在外地,劳模调解员与双方商议进行线上调解。调解员前期多次线上联系老原和纺织厂,做好充分准备。

纺织厂认为,按照现行法律规定社保补交难度大,且是历史遗留问题,他们没有直接责任,而原某多次在现在的纺织厂哭闹,造成不良影响。

在线上调解当天,调解员详细向老原讲解了关于劳动关系的相关规定,而劳动法自1995年1月1日起施行,这就让施行前的用工关系无法受到法律保护,1995年前的社保无法补交。

调解员与纺织厂代理人多次沟通,希望纺织厂可以将心比心,不辜负老员工做出的贡献。最终,纺织厂认可与原某的劳动关系,愿意为原某补交1995年后的社保,同时1995年以前不能补交的部分通过经济方式补偿,最终双方和解,老原的怨愤情绪得到了平息。

“原本以为,我要为这个事专门从外地跑回来不知道多少次才能彻底解决,没想到,我既没花钱请律师,又没一趟趟折腾,在微信上就给我圆满解决了。”事后,拿到了赔偿金的老原在微信上给当天的劳模调解员发来“电子锦旗”。

让案件“止于未讼”

李寅然上一次戴她的劳模奖章还是在2018年的颁发仪式上,此后,这个象征着她劳模身份的奖章就一直被尘封在柜子里。直到成为小蜜蜂劳模调解员,这枚奖章才隔三差五就有机会戴上。

“今天如果不是李姐声泪俱下、掏心窝子的站在我们彼此的立场上耐心地讲了这么长时间,我是根本不会接受调解的。”未央区人民法院的小蜜蜂劳模调解室里,刚刚签完调解协议书的“90后”小伙儿小魏,在走进这间调解室之前,还抱着坚决要上法庭争个理的态度。

社区“小蜜蜂”调解室,当场调解,当场签订协议

大学毕业后,缺乏社会经验又求职心切的小魏入职一家建筑公司,只是在公司发的入职通知上签了字,就认为这是签订了正式的劳动合同。

入职后,小魏在工地上无止境地加班,咬牙熬过了一年多,终于忍无可忍提出辞职,同时要求公司将自己一直跟着的项目奖金补发给他,不料公司立马翻脸不认人,完全不承认和他存在过劳动关系。

咽不下这口气的小魏,为了争取自己的权益,连新工作都顾不上找,下了很大的功夫查资料,向未央区劳动人事仲裁院提出仲裁申请,主张按照法律规定未签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赔偿,由公司赔自己4.6万元,在历经几个月的取证、裁前调解、仲裁庭审后,仲裁院裁定公司给他赔偿8000元。

小魏对这个仲裁结果完全不认同,宁愿搭上时间、精力,也要讨个说法。于是,他又向未央区人民法院申请诉讼。

诉前调解室里,一边坐的是剑拔弩张的原告与被告,另一边坐着未央区劳模李寅然和陕西众致律师事务所的志愿者律师何文青,旁边电脑桌前还有一位未央区法院的书记员。

历经两个多小时的三轮调解,双方终于达成共识,公司方同意当场给小魏转账2万元作为补偿,小魏也愿意就此撤诉,不再纠缠于一年多之前的事,全身心投入新工作。现场完成司法确认,双方都不用交诉讼费,也不用再各自花钱找律师,一趟趟跑法院提交资料、打官司。

“很多当事人看我们戴着劳模奖章,天然就有一种亲近感,我既能体会劳动者的不容易,也能理解企业的难处,从更温暖的人情角度去打动双方。”李寅然在徐家湾街道办事处工作多年,丰富的基层一线工作经验让她在调解工作中特别得劲儿,劳模奖章也让她的调解变得更高效。

而同是调解团成员的志愿者何文青律师,在调解室里既不是原告代理人,又不是被告代理人,能更中立的讲解法理知识,让双方都更清楚自己的处境。“有些公司会故意拖长诉讼周期,再加上劳动者举证艰难,可能打官司到明年还未必能达到今天这样当场就能拿到赔偿的结果。”何文青每一次参加义务调解,用自己的专业让劳动者和企业双方找到权益平衡点,都让她能感受到职业的荣光。

“解纷不是终点,让矛盾化于未发、止于未诉才是最终目的。”未央区人民法院综合审判庭庭长薛红安认为,“法理+情理”的调解模式,除了促进矛盾纠纷高效化解,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法院“案多人少”的矛盾。

此前,未央区人民法院的受案数和结案数一直居高不下,自开始探索“工会+法院+司法+人社+劳模”的多元共治以来,大量本会涌进法院的矛盾纠纷被化解在前端。

让劳资矛盾“化解于未发”

穿上调解员蓝马甲,戴上劳模奖章,坐进小蜜蜂劳模调解室,郑园第一次有机会从企业家视角,切换到劳动者视角。

在董事长郑园参与过几起劳动关系调解后,如今的正元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每年都有一项保留节目,就是让员工自己来修改员工手册。在日常工作中,也更为重视安全生产,还为员工购买了各种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保险。

“小蜜蜂”调解成功率近九成

“几乎每一次参与调解的过程,都是一堂生动的企业家教育课。员工不懂的,企业必须懂,要用底线思维倒推企业管理。”郑园感慨道,如果不是成为劳模调解员,真正深入参与调解,她不会对企业规范经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着这样深刻的认知。

几个月前,一起工伤理赔案件的调解,让她至今印象深刻。一个仅留下两毫米外伤瘢痕的手指外伤,被鉴定为十级伤残,最终由公司向这名临时用工赔偿了18万元。

调解的过程中,郑园从最开始时的气愤不解,到小心翼翼地注意措辞,再到理性平和的面对,她感觉自己被现场进行了一次法律科普,面对多元化甚至是不合理诉求,调解员要与当事人感同身受、合二为一,也要及时抽离找出痛症、解决问题。

也正是这样在一般人看来离谱,但却在法理之中的案例,让郑园意识到,自己经营的口腔医院中,牙医经常要做的牙冠打磨等工作,只要操作不当或者稍不留心就存在工伤风险,无论是对于员工,还是对于企业来讲,都是应该想办法尽量避免的潜在风险。

在做劳模调解的过程中,同样受到警醒的还有浐灞新天地赵村社区党支部书记辛静波,他用自己调解的现实案例告诉经营企业的儿子,“职工利益无小事,为员工着想,是最留人的方式。”

在父亲的影响下,辛静波的儿子经营的东唐混凝土工程有限公司,从过去为员工只缴纳三险变为五险,把过去藏在桌子下的东西,放到桌面上来谈,看似企业的成本增加了,但随之带来的是,员工流失少了,企业效益随之增加。

劳动维权看上去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但每一件都是事关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大事。辛静波说:“从这份工作中得到的认可感和成就感,不是金钱可以比拟的。”

“一手拉企业,一手拉职工,为企业着想,让员工满意。”要落实职工权益,第一步是普法,“很多劳动者入职的时候根本不知道主动留存证据,比如说劳动合同、社保的问题,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基本权利,才能合法合理保障自己的基本权益”。如今,未央区的四部门经常性联合走进企业、工地进行劳动者合法权益科普。

在劳动调解过程中,发现有些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法律责任,降低经营风险,采用由关联企业与职工签订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等方式混淆劳动关系,制造维权难题。而被侵权的职工往往缺乏专业法律知识,在维权时只能讲述一些简单的案件事实,不能正确运用有利的证据,进而导致案件败诉。

“这就要求我们在维护劳动者利益的同时,还要服务企业,从源头上化解矛盾,不仅要有调解功能,还要起到预防作用。”未央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院长郭浩说,在调解中,发现许多企业存在员工入职把关不严、规章制度修订不完善等问题,我们也会联合四部门专业力量上门进行“法律体检”,帮助企业查漏补缺。着力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维护未央区区劳动关系和谐稳定、促进经济健康发展。

责任编辑:刘洁玉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