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河县将村级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作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抓手,精准制定培育帮带措施,着力锻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后备力量队伍,打造乡村振兴“永不走的工作队”。
“滴灌式”培训锻造内行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理论+实战”“线下+云端”相结合的方式,多维度开展村级后备力量培训,全面提高村级后备力量综合素质。县镇联合定向帮学,县级每年举办1次后备力量示范培训班,按照不低于20%的比例遴选人员参训,镇党委结合实际每年对后备力量全覆盖轮训1遍。今年以来,全县举办后备力量县级示范培训班2期,镇级培训班24次,培训后备力量560余人次,5名后备力量参与乡村振兴学历提升计划。提高培训针对性,充分征求乡镇意见建议,了解各类村级后备力量的实际需求,建立培训需求清单,精准设置培训课程。采用学员论坛、课堂互动、行为体验等方式,充分检验培训效果,增强培训的互动性、实践性和实效性。
“结对式”帮带传承好经验。建立村级后备力量《成长评估手册》,实行村级后备力量定期跟踪、全程评估机制。建立由村党组织书记等人员组成的583名村级后备力量帮带导师库,为每名后备力量确定1-2名培养联系人,负责日常思想教育和工作帮带,每月开展1次谈心谈话,制定培养帮带计划213份,细化帮带措施800余条,精准帮带提升能力水平。着力克服“帮带怕取代”的弊端,实行县委组织部班子成员、镇领导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5+1”结对帮带机制,形成互相制约的帮带体系,对村级后备力量定任务、传经验。强化村级后备力量考核评价,明确考核评价标准和程序,将后备力量培养储备成效纳入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重要内容。
“实战式”历练增长真才干。收集村“两委”助理、村级事务服务人员、镇办公室文员等实践岗位162个,根据后备力量的特长、专业等,研究制定定岗帮练措施及培养方向,安排到不同岗位参与村庄规划、综治维稳等中心工作。选用132名支书后备力量在村“两委”副职、村文书等岗位上锻炼,67名担任村级事务服务人员,14名到镇机关事业单位跟班锻炼,让后备力量在岗位上锻炼成才。深化“强村联弱村”“村企联盟党委”等党建联建机制,有计划组织弱村的后备力量到结对强村跟岗实习,组织后备力量到龙头企业学习产业发展思路,提升带富能力。定期跟踪责任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后备力量研讨交流、观摩比拼、田间比武等活动36场次,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供稿:白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