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来,丹凤县始终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持续巩固完善基层党组织书记专业化管理,着力锻造一支专业强、能力好、素质高的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
针对工作事务权责不清、村(社区)挂牌多、报表台账多、考核层层加码、微信工作群提示不断等问题,持续开展摘牌、净墙、清群等基层减负行动。深入镇(街道)、村(社区)进行实地指导,系统梳理排查挂牌情况,规定在村综合服务场所外部悬挂“村党组织、村民委员会、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4个标牌。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外部悬挂“社区党组织、居民委员会、居务监督委员会”3个标牌和“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便民服务室”3个标识。截至目前,常态化督促村(社区)党组织清理“滥挂牌”2轮次,同时,精文减会,减少材料重复报送,真正让基层干部放开手脚,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抓落实、谋发展。
紧盯村级发展需求,依托县委党校和远程教育站点等资源,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学习+现场教学”等多种方式,实现1005余名村干部培训全覆盖,全面提升村级党组织书记的综合素质。采取“一对一”或“多对一”方式,由镇(街道)党政领导班子成员、驻村第一书记与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全覆盖结成对子。对部分刚上任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采取“老带新”的方式,选取老支书、老党员手把手教乡村治理、组织建设、产业发展等工作经验,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常态化开展“乡音党课”活动,严格落实“四议两公开”“三会一课”等制度,有效提升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善于破解难题、做好群众工作、防范化解风险的本领。加强村级后备队伍建设,通过教育培养、党员帮带、典型示范、政策扶持等方式,把农村致富能手发展培养成党员,把一批政治上靠得住、管理上有经验、致富上有办法的党员群众吸收进村“两委”班子,使基层党组织队伍更加坚强有力。加大关心关爱力度,及时落实村(社区)干部养老、医疗、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以及免费体检“三险一检”制度,建立健全困难村干部(社区工作者)救助制度,激发基层党组织队伍干事创业热情。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