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汉阴:构建“双向四联”机制 提升流动党员先锋指数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3-11 10:26 作者:沈 康

为深入贯彻中省关于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相关要求,着力破解流动党员“去向难掌握、教育难覆盖、作用难发挥”问题,汉阴县立足实际,创新探索责任双向联结、教育双向联合、信息双向联通、管理双向联动的“双向四联”机制,通过流出地与流入地党组织协同发力,推动流动党员管理从“单边作战”向“双向奔赴”转变,为基层治理和乡村振兴注入红色动能。

责任双向联结,构建“流出+流入”责任共同体。明确责任主体。深入贯彻学习中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流动党员管理工作的意见》,通过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集中培训与常态指导相结合,分层分类夯实流出地党组织“七项职责”和流入地党组织“六项职责”,推动形成“流出地党组织+流入地党组织”协同共管长效机制。完善联络机制。流出地党组织负责全面收集流动党员基本信息,建立动态管理台账,采取“1+N”结对联系方式,由村“两委”党员干部、第一书记分别联系流动党员,每月至少与流动党员联系1次,及时掌握其思想、工作和生活状况;流入地党组织则将流动党员纳入本地党员教育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支持。强化监督考核。县委组织部将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纳入基层党建月“清单导引”重要内容和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内容,压实各级党组织加强流动党员教育管理的主体责任、目标任务,推动工作月安排、月督促、月办结。

教育双向联合,打造“线上+线下”全链教育体系。线上课堂“全覆盖”。构建“汉阴先锋公众号、视频号、抖音号+流动党员微信群”新媒体矩阵,开设“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等专栏,常态化推送党的创新理论知识,确保流动党员“流而有学”。线下实践“强本领”。推行“双诺双评”机制,组织流动党员结合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等重点工作,立足岗位承诺为民服务事项。以“年初定诺+季度践诺+年终评诺”闭环管理,推动党员在实践中发挥先锋作用。阵地联动“强保障”。发挥县级党校主渠道作用,统筹镇、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构建“1+10+160”三级教育网络,年均开展党员培训700场次。针对新就业群体流动性强特点,联合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会等单位资源建成“红色驿站”26处、“社区食堂”4处,为210名新兴领域党员职工提供理论学习、热餐饮水等暖心服务。

信息双向联通,搭建“动态+共享”数据管理平台。构建“动态数据库”。整合全国党员管理信息系统数据,建立县、镇、村三级流动党员信息库,每月更新一次,目前入库率达100%。加强日常沟通。通过电话、微信、QQ等方式,与流动党员保持密切联系,今年以来共收集流动党员流动去向、就业情况、思想动态等信息4200条。优化服务热线。在镇村设立流动党员服务专线,为流动党员提供政策咨询、困难帮扶等服务,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管理双向联动,创新“服务+激励”作用发挥机制。严格组织生活。流出地和流入地党组织共同加强对流动党员的日常管理,严格落实“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制度,确保流动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常态化。加强双向反馈。流出地党组织每半年向流入地党组织了解流动党员表现情况,流入地党组织及时向流出地党组织反馈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发挥作用等情况。强化关心关爱。针对流动党员和有生活困难的流动党员家庭,利用七一、国庆、春节等时间节点进行走访慰问,从县管党费中按照每名流动党员100元的经费标准,为各党(工)委和基层党支部流动党员活动开展提供经费保障。2024年以来,共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993人次,拨付慰问资金59.3万元、流动党员专项活动经费14.27万元。

(供稿:汉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