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汉阴县高度重视流动党员管理工作,围绕“流有所归”“学有所获”“行有所为”工作目标,不断强化管理体系、创新教育模式、激发先锋作用,逐一破解流动党员管理工作中的难点、痛点、堵点,切实提升流动党员管理工作质效。
动态监管织密组织网,让流动党员“流有所归”。通过党员找组织、组织找党员、党员找党员“三找”活动,全覆盖、无盲区建立流动党员台账,每月动态更新管理台账,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去向、联系方式、居住地等信息,时刻确保底数清、情况明。10个镇党委扛牢主体责任,坚持“党员流动到哪里,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的原则,建立党支部“一对N”联系制度,定期与流动党员进行沟通,掌握流动党员工作生活情况,动员帮助其按照要求及时转接组织关系330余例。
线上线下打造双课堂,让流动党员“学有所获”。针对流动党员长期奔波在外,学习时间不固定、学习成效不高的问题,多措并举,精准破题,一方面打造“云端课堂”线上学习,充分利用“学习强国”“汉阴先锋”等平台,开展线上学习。以村、社区为单位,建立流动党员微信群、QQ群160个,定期推送学习资料,实现“指尖上的学习”,2024年以来,共组织推送学习资料800余次,线上学习达5800余人次。另一方面打造“节假课堂”线下学,发挥县级党校主渠道作用,统筹镇、村(社区)远程教育站点,构建“1+10+160”县镇村三级教育网络,年均开展党员培训700场次,同时利用好农忙、秋收、节假日等集中返乡“窗口期”,组织流动党员参加主题党日、座谈会、志愿服务等活动共计400余场次,发挥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第一书记、联村干部的“尖兵”作用,为流动党员“送课下乡”,与流动党员面对面交流思想和收获。
搭建平台激活新动能,让流动党员“行有所为”。建立人才智库,完善在外创新创业成功人士信息库,对流动党员创业人才进行统计,摸底各行各业精英流动党员50余人,鼓励其带项目、带技术、带资金回乡创业。开展“归雁座谈”活动,围绕乡村振兴、人才政策、产业扶持、招商引资等重点,召开县级流动党员示范座谈会1场,镇级及经开区党工委组织座谈会11场,邀请共计300余名流动党员代表参加观摩座谈,切实支持流动党员为家乡发展建言献策,为招商引资穿针引线,为回引人才牵线搭桥。
(供稿:汉阴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