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陇县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坚持把改革精神和严的标准贯穿党员队伍建设始终,以“533”工作机制为抓手,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汇集强大先锋力量。
一、办好“五类课堂”,在学思践悟上凝心聚力。分层式理论课堂。坚持“学思想”主题主线,搭建科级干部党校学、在职党员集中学、企业社区宣讲学、农村党员冬春学等培训模式。去年以来,组建“五支宣讲团”开展集中宣讲150场次,切实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精准式业务课堂。聚焦壮大首位产业、深化基层治理等堵点难点,依托“陇州大讲堂”“乡村振兴学院”等平台,开展精准化、拉练式培训73场次,举办“擂台大比武”64场,不断提升党员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帮带式提升课堂。推行“1+1+N”导师帮带机制,1254名党员干部结成“帮带对子”,传经验、教方法、促成长,推动作风能力与事业发展“双提升、双促进”。多样式纪律课堂。坚持把纪律教育作为“必修课”,推行法规集中学、庭审现场看、案例深入剖等教育模式,组织开展现场教学313批次,观看庭审68场次,引领广大党员增强法纪意识、筑牢廉洁底线。沉浸式红色课堂。立足县域实际,打造集陇州印记·红色文化体验馆、张仲实影像展馆等为一体的“两馆三基地”红色教育矩阵,发布《陇县党员干部实践教育地图》,精心设计党性教育等4条研学线路,组织全县1.1万名党员开展“走红色之旅、担时代使命”主题活动500多场次,切实让党员教育走“新”更入“心”。
二、突出“三个注重”,在优化管理上精准发力。注重扩源提质。突出政治标准,严把工作程序,更加注重从青年农民、产业工人和新兴领域中发展党员。去年共发展党员118名,其中35岁以下党员占53%,农村党员占65%,党员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活力更加彰显。注重分类管理。坚持问题导向,强化精准施策。探索流动党员“四双联动”管理办法,实施包联服务机制,让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在“三新”领域新组建7个党组织,建成24个“红色驿站”,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构建暖心“家园”;发挥“银发宣讲团”作用,定期组织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引领老党员继续发光发热。注重暖心关怀。坚持用心用情办实事解难事,走访慰问生活困难党员、老党员395名,发放慰问金43万元,协调解决生活难题112件,持续增强荣誉感和归属感。
三、创新“三大行动”,在发挥作用上全面加力。“争星夺旗”促赶超。创新开展以万名党员争当“五星”党员、百村党支部夺标“四美”红旗村为主要内容的“争星夺旗”行动,设置志愿服务、矛盾化解等“党员先锋岗”,表彰“五星级”党员207名,建成“四美”红旗村31个,推动形成比学赶超、奋进建功的浓厚氛围。典型做法被《中国组织人事报》《调研决策》宣传报道。“四送服务”暖民心。以“双报到”为载体,创新开展送法律、送文化、送技术、送温暖“四送”活动,组织3931名党员干部深入基层一线,开展“八五”普法、医疗进基层等活动360场次,解决群众“三心事”253件,切实让党员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链上党建”助振兴。坚持把党员聚在产业链上,创新实施“三链三促”红色引擎工程,成立全市首家奶山羊、苹果两个产业链党委,组建山羊卫士、苹果管家等3支党员技术服务队,帮助群众送技术、解难题、促增收,助力奶山羊、苹果产业产值超83亿元。典型做法荣登央视,入选全国第七届基层党建创新案例展示。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