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泾阳:“四链融合”育强村级后备力量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3-28 08:43 作者:刘琳

近年来,泾阳县立足农村工作的新形势和新要求,实施“蓝青计划”加强村级后备力量培育储备,大力实施“选、育、管、用”链式培育,让村级后备力量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为乡村振兴聚力赋能。

多渠道“选”,蓄足源头活水。严把入口关,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原则,从外出务工返乡人员、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等群体中培养选拔农村后备力量,着力构建后备力量“蓄水池”;把好程序关,强化党组织的领导和把关作用,明确“村级推荐、镇街审定、县级备案”这一工作程序,县委组织部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确保程序合规、人选合格。目前,全县已储备12名县级导师,158名镇级导师,360名后备力量。

多举措“育”,厚植发展沃土。建立结对帮带机制,镇(街道)党(工)委班子成员、村“两委”干部、驻村干部结合实际对后备力量进行结对帮带,不断帮助提升能力素质。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定期组织开展谈心谈话,掌握他们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其解决工作生活困难,不断激发工作热情。实施能力提升工程,带领农村后备力量走出去、经风雨、见世面,增强党性修养。

多方位“管”,推动履职尽责。一人一册建立“导师帮带”纪实手册工作档案,从业务能力、工作作风、业绩实效等方面记录农村后备力量的工作情况;对表现优秀的农村后备力量,优先推荐参加各项评选表彰;年度考核被确定为优秀等次的,优先发展入党,条件成熟的,待村“两委”职数存在空缺时,调整进入;对返乡创业、主动带领群众致富的农村后备力量,给予支持,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多平台“用”,激发干事活力。注重为后备力量搭建实践和锻炼平台,推行“一线工作法”,安排后备力量在村适当岗位锻炼,参加村级事务管理,提高其组织、协调、为群众服务的能力;定期组织后备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观摩、党建观摩活动,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转化双结合,增强学用结合能力,提高干事创业、为群众服务的本领,助力后备力量在乡村振兴一线成长成才。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