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柞水:“三个三”举措扎实做好流动党员教育管理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4-27 09:42 作者:张馨

近年来,柞水县通过“三个三”举措切实解决流动党员“联系难、管理难、教育难、作用发挥难”等问题,激发流动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锻造一支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流动先锋队”。

“三个到位”掌握流动党员动态。一是安排部署到位。压紧压实各级党组织书记排查工作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主要任务、时间步骤、具体措施,制定责任清单和时限清单,指导各党(工)委倒排工期、自下而上、层层分解开展流动党员排查、接收和登记工作。二是底数摸排到位。开展“线上+线下”双向摸排工作,线上通过电话询问、微信群聊等方式精准掌握流动党员信息,线下通过入户走访进行“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摸准流动党员底数。完善流动党员信息台账,以“一村(社区)一表、一党(工)委一册”为标准,建立县、镇、村流动党员信息库,确保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出时间、流入地点、工作单位、居住地址、联系方式“六个清楚”。三是数据更新到位。全面核对陕西省党建信息化平台中的党组织、党员基本信息,对党组织书记、联系人调整,党组织联系方式空缺,党员基本信息变动的及时更新纠正,确保信息库信息完整、准确、规范。“一系统”实现网络管理,将全县流动党员个人信息准确录入陕西省党建信息化平台流动党员子模块,定期进行更新,实现流动党员数据化管理,确保流动党员“流而不失”。

“三学模式”提升教育培训质效。一是指尖课堂自学。充分发挥新媒体优势,依托“柞水先锋”微信公众号,开设“每日一学”“先锋微课堂”“党员远程教育”等专栏,定期推送学习小课堂、党建微视频、典型事迹等,将优秀党课搬上“云端”,推动流动党员学习从流动党员学习从流动党员学习从流动党员学习从线下向线上延伸,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开展学习。二是定期集中讲学。抓住春节、中秋、国庆等流动党员集中返乡契机,依托党员活动室等场所,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活动等,组织流动党员参与党员大会、党课、主题党日等组织生活。结对联系党员督促返乡党员积极参加“集中补课”和谈心谈话,做到为流动党员“充电蓄能”“补钙壮骨”。三是回乡院落送学。充分利用每月“党建引领谋发展 凝心聚力建家乡”返乡人员院落会机会,召集当月返乡党员集中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推动重要会议精神入脑入心,教育引导党员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确保流动党员学习教育“不脱节”。

“三项机制”深化日常管理服务。一是建立双向联系机制。落实“三方责任”,探索流入地与流出地“共建共管”模式,建立流出地和流入地密切配合、有机衔接的工作机制,推动两地协同配合,按照“资源共享、组织共建、活动共抓、双重管理”原则,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通过电话联系等方式,及时通报流动党员外出期间学习工作生活和作用发挥情况,引导流动党员亮身份、亮职责,组织流动党员在本职岗位上履职尽责。二是建立结对帮带机制。镇(街道)党(工)委落实班子成员、科级领导协助管理流动党员工作机制,对包抓片区流动党员进行结对包联,常态化开展联系和学习帮扶。党支部安排在家党员作为流动党员指定联系人,“一对多”“一对一”进行结对帮扶,形成“党支部——联系人——流动党员”的全闭环管理链条,建立流动党员结对帮扶台账,联系人采取定期电话沟通、视频交流等方式,及时了解流动党员家里老人和子女情况。去年以来,村(社区)“两委”干部帮助解答、代办流动党员医社保费用缴纳、养老保险办理、子女就学等事项210件。三是建立积分管理机制。建立流动党员实绩清单,将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开展志愿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积分与“两优”等评优评先挂钩。召开“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乡党回乡发展大会和“院落会”,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参与家乡各项事业发展,充分利用流动党员在外的人脉资源、信息优势,引导他们集聚思想智慧,为家乡建设、招商引资等方面建言献策,带动本地群众就业创业,帮助家乡群众致富增收。

供 稿:柞水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