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凤县围绕村级换届工作任务,按照“早谋划、早部署、早行动”工作思路,通过提前谋划、提前布局、提前行动,全面做好村级组织换届前期准备工作,为选优配强村级干部队伍筑牢根基。
坚持上下联动,做到了班子运行、作用发挥、人选储备、风险隐患“四个清楚”。建立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联动机制,县级领导干部落实包镇(街道)联村责任,每季度到包抓镇(街道)和包抓村(社区)至少走访1次,调研指导换届准备工作,协调解决可能影响换届的疑难问题。县委组织部分管领导、股室与包抓的镇(街道)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驻村干部开展全覆盖谈心谈话,重点谈换届政策了解情况、班子运行状态、后备人选、矛盾隐患、意见建议,为换届选举奠定了坚实基础。镇(街道)党(工)委书记带头走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每季度对辖区所有村(社区)走访1遍,重点对现有班子分析研判,找准短板弱项,针对可能影响换届选举的不稳定因素,逐一分析研判,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确保提前介入、妥善化解。
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后备力量经验不足、能力不强等突出问题,严格落实“导师1+N”帮带制度,以最快速度提升他们的政治素质和工作能力。由镇(街道)党(工)委统筹规划,村级党组织具体实施,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联合审查”方式,从本村致富带头人、退役军人、返乡创业青年、高校毕业生等中确定6-8名优秀后备力量,常态化参与村级事务。村级后备力量由镇(街道)包村(社区)领导、村(社区)党组织书记、村“两委”班子成员或驻村第一书记担任导师“手把手”帮助指导。针对新任村(社区)干部业务知识较薄弱、政策掌握不够、群众工作经验不足等实际情况,由镇(街道)安排班子成员、所在村(社区)党组织书记、驻村工作队结对帮扶,采取思想上帮、工作上带、业务上授、经验上传等方式,向新任村(社区)干部传授业务知识、分享工作经验,帮助快速适应岗位需求,切实提高履职能力。
坚持管用结合,持续完善后备干部使用管理体系,累计储备村级后备干部1015名,为村级组织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结合日常工作表现,采取“村级考核、镇级研判”办法,对后备力量进行动态分析,对不胜任的后备力量及时调整,把新发现的优秀人员按程序补充入库。村级“两委”班子成员出现空缺时,按程序及时把表现优秀、群众公认、人岗相适、培养成熟的村级后备干部充实到班子中,并根据他们的专业特长和个人意愿,合理安排分工,去年以来动态调整村级党组织书记9人、村级副职20余人。对政治过硬、实绩突出的村级后备干部,择优发展为共产党员、择优推荐为“两代表一委员”。严肃纪律要求,及时把违规违纪的干部清理出库,保证后备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战斗力。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