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核心在党、关键在人,积极培养基层党组织后备力量是确保乡村振兴接续发力的破题之策。近年来,陕西陇县突出抓好村级后备力量“选、育、用、管”四步联动,有力破解村干部力量不足、能力不强、后继乏人等问题,为满足村“两委”换届、实现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多渠道“选”,壮大“蓄水池”。严把入口关,深挖广聚,不断扩大“视野范围”。“三张清单”定标。紧盯返乡大学生、退役军人、致富带头人、产业发展大户等五类人员,制定政治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带富能力强三张清单,逐人画准“政治像”“能力像”,切实把讲政治、善经营、能带动的优秀人才选出来、用起来。“三种方式”揽才。紧扣“双好双强”标准,积极搭建本村深挖、外出招引、跨村选任三条“揽才”通道。综合运用个人自荐、群众举荐、组织推荐,镇级初审、部门联审、组织部门备案“三荐两审一备案”的方式,全方位、多角度了解储备对象。“一人一档”严管。按照“村有档、镇立册、县建库”原则,建立后备力量台账和动态管理机制,实现“一人一档”。目前,全县已储备后备力量208名。
多维度“育”,激活“潜动力”。坚持靶向施训,精准开展培训。“五个课堂”学。县镇村上下联动,精心打造政治理论课堂、先进典型课堂、乡村治理课堂、产业发展课堂等“五个课堂”,对村级后备干部开展分类式、全覆盖培训,切实提升干事创业能力本领。“师徒结对”带。按照“以师带徒,以老带新”原则,为208名后备力量指定镇包村领导、村党支部书记、第一书记为帮带责任人,制定帮带计划,“手把手”传经验、教方法、解疑惑,助力后备力量快速成长。“擂台展示”比。搭建精准化实战化练兵体系,围绕“发挥作用、助推发展”主题,定期组织后备力量在产业发展、基层治理一线“上台唱戏”,晒实绩、比干劲、强作风,切实推动以赛促学、以赛促干。
多平台“用”,搭建“大舞台”。坚持“人事相宜、人尽其才”,积极为后备力量搭建广阔舞台。精准设岗提能力。按照“在培养中使用,在使用中培养”的思路,根据乡村建设需求,设置矛盾纠纷调解员、集体经济指导员、环境治理协调员等岗位,切实为后备力量提供展示自我、提升本领的平台。试岗锻炼淬本领。注重为后备力量搭建实践和锻炼平台,对德才兼备、能力突出、群众基础好的后备力量推行“试岗锻炼”。截至目前,已安排208名优秀后备力量“试岗锻炼”,不断提升后备力量处理具体问题的能力。及时使用树导向。按照“成熟一个、使用一个”原则,对政治过硬、群众认可的优秀后备力量,及时纳入村“两委”班子使用,真正实现让“有为者有位”。目前,已从后备力量中择优纳入“两委”班子14人。
多方位“管”,积蓄“新势能”。坚持严管和厚爱结合,激励和约束并重。建立考核评价机制。围绕后备力量德能勤绩廉各方面表现,建立“日常考核+群众评价+定向加减分”相结合的考评体系,对村级后备力量进行考核定等。建立动态管理机制。建立“能进能出、优胜劣汰”的动态调整机制,定期对村级后备力量的政治素质、工作能力和群众认可度进行综合考察,对表现不佳、不符合要求的,及时调整出后备队伍,确保村级后备力量始终保持活力。建立关心关爱机制。组织县级组织部门、镇领导班子、村“两委”班子定期开展谈心谈话和走访座谈,及时了解掌握后备力量思想动态和工作情况,帮助解决生活困难,引导广大后备力量放开手脚、干事创业。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