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增加,流动党员呈现出去向难掌握、管理难落实、活动难组织等问题,为加强流动党员管理工作,淳化县探索构建流动党员管理的“3+2”模式。
“三张图表”让党员报到有方向。设计《流动党员报到介绍信》,解决党员身份难确认问题。《报到流程图》极大地提供便利,让信息“多跑路”流动党员“少跑腿”。《党组织生活纪实表》让流入地党组织有教育责任、党员有归属感、流出地党组织不断线。每半年将纪实情况交回1次,流出地党组织每年底进行一次审核查验,动态更新流动党员信息库,督促流动党员主动亮身份、报到更及时、组织生活有人管。
“两个清单”让党员管理明责任。制定10条微党委任务清单,各镇街道明确1名分管领导和1名党建办干部作为群主负责管理,定期推送有关内容。每年利用流动党员集中返乡等时机至少组织1次组织生活或教育培训。制定10条微支部任务清单。通过每月推送1次“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内容,每季度联系1次流动党员,每半年联系1次流入地党组织,每年对流动党员为村级发展开展的招商引资、人才引进等工作梳理1次等工作举措,真正让流动党员异地“有家”、外出“有责”。
综合施策让党员在外能安心。依托“3+2”流动党员管理模式,开展“政治生日”必联、逢年过节必联、外出返乡必联、生病住院必访、红白喜事必访、特殊困难必访的“三必联三必访”活动,真正让流动党员感受到“家的温暖”。结合结对服务机制,组织人员开展“进党员家、知党员情、解党员难、暖党员心”活动,帮助解决生产生活实际困难。探索“三培养”机制,把返乡流动党员培养成发家致富带头人,把有致富能力、有带领群众共富意愿的致富带头人培养成村“两委”班子后备人选,把政治素质好、有思路、懂经营、善管理的村“两委”后备人选培养成村党组织书记,让流动党员,在外有“靠山”,回家有“空间”。
供稿:淳化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