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黄龙县积极响应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具体要求,持续精简优化考核体系,统筹规范考核事项,强化结果研判运用,切实为基层考核“瘦身减脂”,激励引导广大干部轻装奋进,为生态经济强县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删繁就简”突出精确,“指标瘦身”突显工作实效
整合重构,破解指标繁冗。黄龙县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事关全县发展的经济增长、生态环保等关键领域,对照市考指标、县两会工作部署等重点任务,设置关键性、引领性指标。在考核内容中突出展现中央、省委、市委安排部署的重要任务,突出设置项目建设、招商引资、农业发展、护林防火等县级重点工作,突出反映核桃产业、人居环境整治等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坚持重点工作推进到哪里,考核就跟进到哪里。
瘦身提质,严控指标数量。黄龙县坚决落实中央为基层减负工作要求,严把考核指标“入口关”,为指标“修枝剪叶”,对内容相近、重复考核的指标予以整合,对拟保留的考核事项提出优化措施。2024年将全县指标设置控制在两级以内,将所有考核事项整合为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安全、社会评价、加减分五个方面,乡镇精简考核事项90%,部门精简考核事项94%,大幅压减了量化指标,基层减负成效显著。
删繁就简,缩减考核周期。黄龙县树立干在平时、比在平时、优在平时的考核导向,加强过程管理,将考核事项贯穿于基层工作全过程,通过定期调度、随机抽查、专项督查等方式,加强对基层工作的日常监督和指导。年终实地考核由“一支队伍、一个时间、一次完成”,重点聚焦职能工作指标和年度重点工作任务,主要通过“谈话+测评+实地查看”的方式,全面掌握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和领导班子及领导干部履职情况,推动考核工作更具实效。同时,综合运用信息系统、统计数据、日常掌握、动态监测等情况进行量化评分,实现80%以上的指标数据由县级主管部门提供结果,在为基层减负的同时,倒逼考核责任单位强化日常调度和跟踪问效,不断提升考核工作的精准度。
分类考评纵深推进,“量体裁衣”凸显差异化
科学精准,注重差异考量。黄龙县根据乡镇资源禀赋和发展定位,按照“两条产业带”布局思路,把基础条件相近、产业发展相似的乡镇分类考核排名,将7个乡镇分为农业产业乡镇和旅游产业乡镇2类,各考核牵头部门在制定指标时根据乡镇实际,有针对性地设置差异化指标,实行差别化与综合性评价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统一的考核评价方式。比如,农业产业乡镇重点考核粮食产业、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指标;旅游产业乡镇突出旅游品质提升、公共文化建设的考核,降低其他指标的考核权重。
分道赛跑,统筹同类竞争。将全县被考核的机关单位按照业务职能划分为县委工作部门和综合服务、群团、社会管理和公共事业、涉农和执法监督4类,保证同类单位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考核,确保结果更加精准合理。考核既有同题共答,也有自问自答,要求各部门立足自身实际,自主申报个性化特色考核项目,找准具有引领性、带动性、示范性的重点工作、重大项目和关键环节,抓住发展“牛鼻子”,达到牵一发动全身、抓一点而带全局的效果。考核等次评定划为优秀、良好、一般、差四个等次,根据考核成绩按优秀等次不超过35%的比例进行评定,实现4类中均有“好”等次产生,避免人员多的大部门“占位”优秀名额,有力打破以往“边缘部门”、人员少的小部门难以获得“好”等次的窘境,确保各部门考出实绩,有效促进干部新担当新作为,促进事业全面发展和干部成长进步。
从严清理,减轻基层负担。在全县范围内全面开展清理规范“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工作,对没有政策法规或者法律依据、与党中央最新精神和当前形势要求不相适应的,果断予以清理,探索制定“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的准入、退出、日常管理机制,实行清单管理,全县共保留“一票否决”事项2项、责任状事项1项。对应的牵头单位对保留的“一票否决”和签订责任状事项在执行过程中明确内涵和措施,通过完善规章制度、厘清权责清单等方式切实抓好规范运行,确保减事项不减责任,减负担不减压力。让基层轻装简行,让干部把更多的精力集中到谋发展、促振兴上来。
注重结果运用,激励作为促发展
分类考量,构建多元评价“画准像”。根据不同层级干部不同特点,将乡镇、部门主要负责人与普通科级干部放在不同维度考核评价,为公平公正考核评价找准“水平线”。对各级领导班子明确了政治思想建设、领导能力、工作实绩、党风廉政建设、作风建设等5项考核指标,每一项考核指标均有“优秀、良好、一般、较差”4个等级的参考要素,对科级干部主要考核“德、能、勤、绩、廉”5个方面,对班子和科级干部表现进行量化,让数字“说话”、以事实服人,推动各级各部门实干担当、创先争优、示范带动。
奖优树典,激活争先创优“动力源”。将领导班子考核结果与领导干部个人考评结果相挂钩,对年度考核优秀单位的领导干部评优评先比例上调5%,加大对基层乡镇一线的优秀比例倾斜,严格及时兑现考核奖惩,对考核结果未获得优秀的单位主要负责人不予评优,形成“集体争先、个人创优”的良性循环,彰显“大抓基层、突出一线”的鲜明导向,充分调动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积极性,营造争先创优的浓厚氛围。
考用结合,树牢选人用人“风向标”。牢固树立“重基层、重实绩、重品行、重公论”的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的重要依据。2024年累计调整干部341人次,其中提拔基层干部27名、第一书记4名、选调生5名、90后干部19名、晋升职级等级22名,让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营造了全县干部团结协作、“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
供稿:黄龙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