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秦都区以“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契机,不断探索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新模式,以全区35周岁以下年轻干部为重点,紧扣“选育管用”四个关键环节,全链条打造后备干部成长链,着力锻造一支安心谋事、专心干事、一心成事的高素质后备干部队伍,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秦都实践提供坚强组织保障。
聚焦精准科学“选”,构建优秀人才“储备库”。将年度考核与班子研判相结合,按照正科级、副科级、中长期培养对象三类后备干部,常态化开展后备干部推荐工作,着重储备一批政治素质好、发展潜力大的优秀干部,目前,已储备优秀干部332人,其中正科级后备干部89人,副科级后备干部134人,中长期培养对象109人。全区后备干部中通过组织推荐与民主推荐两种方式储备的后备干部中,相同人员比例达86%,切实做到了相互印证、科学民主、及时储备,为区委选人用人提供有力参考。
强化综合培养“育”,打造本领过硬“后备队”。积极创新后备干部教育培训方法,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将后备干部培训与全区干部教育培训一体谋划、共同推进,制定《2025年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针对性开设基层党建、乡村振兴等特色课程,列支308万元用于全区干部教育培训。今年以来,已举办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干部能力提升等培训班2期。依托区委党校、“秦都大讲堂”等载体,通过专题培训、集中研讨、线上学习等形式,推动干部学深悟透党的创新理论。今年以来,先后邀请河北省委党校杨东广、陕西省委党校王彦军等4名知名教授和行业权威来秦授课。分批组织干部赴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地开展基层治理能力培训2期,进一步帮助干部解放思想、充电蓄能,着力建设一支视野开阔、能力突出、勇于创新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坚持动态跟踪“管”,激活开拓奋进“新动能”。坚持把重点项目建设、信访维稳、大气污染、乡村振兴、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区委巡察等“七个重点一线”作为锤炼干部的“试金石”和培养干部的“加油站”,促使干部在一线不断提升服务群众、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推动高质量发展本领。今年以来,已为“七个重点一线”吃劲岗位选派优秀干部54人次。其中,特别是在信访维稳、大气污染防治一线,积极选派年轻后备干部从推进信访工作法治化、大气污染防治集中排查整治等存在的堵点卡点入手,大力弘扬“四下基层”优良传统,不断增强其在破除瓶颈制约中不断打开工作新局面的综合能力。同时,畅通干部监督举报信息平台,及时发现和受理违反工作纪律的问题,引导年轻干部永葆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
坚持事业为上“用”,激活人才驶入“快车道”。坚持把用好干部作为干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始终按照按需调位、按缺补位原则,对领导班子结构、岗位空缺、干部储备等情况进行系统谋划、分析研判,统筹考量后备干部的年龄、学历、专业、特长等情况,始终坚持事业为上、德才配位,确保干部在最佳位置上发挥最大作用。同时,积极使用在改革发展的前沿阵地、基层一线的主战场、急难险重中心任务中表现突出、经过扎实历练的优秀年轻干部,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近年来,先后将“七个重点一线”工作中表现突出的41名优秀年轻干部进行提拔重用,真正激活干部干事创业的“一池春水”。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