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泾阳认真贯彻执行新时期发展党员“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十六字方针,紧紧围绕全县的中心工作和自身建设需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试行)》要求,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工作,优化了党员队伍整体结构,增强了党员队伍的生机和活力。
科学调控总量,精准优化结构。坚持“总量调控、优化结构、突出重点”原则,结合各党(工)委实际需求,统筹分配指标,科学分解年度发展党员计划,近三年计划人数年均控制在200名左右,确保总量稳定。强化重点倾斜,将60%以上指标投向农村、非公企业、产业工人等薄弱领域,其中35岁以下青年占比不低于70%,近两年农村发展党员数占比均在55%以上,有效破解两年未发展党员村问题。动态调整机制,每半年分析指标执行情况,对进度滞后的党(工)委约谈提醒,对表现突出且确有需要的党(工)委追加指标,实现“计划-执行-反馈”闭环管理。通过差异化分配,推动结构持续优化。
严格程序关口,确保发展质量。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严把发展党员“入口关”。细化流程标准,制定《发展党员工作手册》,明确5个阶段25个步骤具体要求,确保程序规范。强化全程审查,建立“支部初审、党委预审、县级部门联审”三级审核机制,联合纪检、公安等部门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查。抓实教育培训,推行“集中培训+实践锻炼”培养模式,每年举办县级示范培训班2期。党(工)委安排参与志愿服务、基层治理等实践锻炼,确保思想入党与行动入党同步。
完善培养链条,夯实成长基础。坚持把教育培养贯穿发展党员全过程,着力提升发展对象综合素质。建立"1+1"结对帮带机制,安排优秀党员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通过思想引导、实践指导,帮助成长成才。截至目前,县级入党积极分子库已备案1582人。推行“理论+实践”双培养,县委每半年组织集中培训,开设党的理论、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等专题课程。基层党(工)委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专题培训,组织开展集体谈话,就入党动机、思想认识等进行深入交流,不断提高发展对象对党的政策的了解,强化党性修养。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