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管理 / 正文

潼关县:“三个三”机制培优建强村级后备力量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7-08 11:46 作者:马明宇

近年来,潼关县坚持把培育储备村级后备力量作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通过“三个三”机制全方位加强后备力量队伍建设,为村级事业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三道关口”建好“后备库”,破解后备力量无人可选问题。一是严把入口关。制定《村(社区)后备力量培育储备三年行动工作方案》,明确后备力量选拔正、负面资格条件各七项,实行县镇(街道)两级联审联查,对不符合条件的后备力量人选进行动态调整,把政治坚定、对党忠诚的优秀人才聚集到村级后备力量队伍中来。二是规范程序关。建立“群众代表推荐、个人自荐、村党组织初审、镇(街道)党(工)委复审、县委组织部备案”机制,村级后备力量由镇(街道)党(工)委进行资格审查,报县委组织部备案,确保程序合规、人选合格。三是拓宽人选关。实施“雏雁培育”计划,聚焦大学毕业生到乡、能人回乡、农民工返乡、企业家入乡等“四乡人才”,以镇(街道)为单位,统合基本信息、政治面貌和政治表现、教育背景、技能特长、工作简历等信息模块,建立村级后备力量信息库,实行“线上线下”沟通联系制度,线上建立微信群,注重宣传家乡、积极答疑解惑,线下利用暑假、春节等时机,组织召开大学生座谈会、乡贤座谈会等,共谋家乡发展方向。

“三种方式”培好“成长土”,破解后备力量能力不强问题。一是集中培训提素质。将后备力量纳入全县村干部培训总体规划,重点围绕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乡村治理等乡村振兴重点任务设置课程,组织开展集中培训;镇街党校开设村(社区)后备力量培训班,每季度组织开展1次专题培训,不断提升后备力量能力素质。二是导师帮带增本领。发挥镇村干部传帮带作用,实行镇包村领导、村党组织书记与后备力量一对一结对帮带,通过举办“结对帮扶论坛”“擂台赛讲”等,组织后备力量分享工作心得,营造比学赶超氛围。三是实践锻炼长经验。组织后备力量每人领办1件村级实事或1个致富领富项目,开展后备力量进机关实践锻炼,参与乡村治理、信访维稳、生态环保、产业发展等工作,在实战实训中帮助后备力量提升履职能力。

“三项制度”完善“管理链”,破解后备力量培育不精问题。一是实行备案管理制。建立“后备力量成长档案”,实行“一人一档、一镇一库”,将履职、考核、培训、奖惩等情况纳入个人档案,定期更新完善,全面反映其成长轨迹。二是实行跟踪考核制。按照“能进能出、动态调整”原则,由各镇(街道)党(工)委和村(社区)党组织对后备力量实行“双考核”,对表现突出的,在村(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或班子调整时,按照相关程序把他们推选进“两委”班子;对工作实绩不突出、模范带头作用不明显的,及时进行调整,并把新发现的优秀人才充实进后备力量队伍,保持后备力量数量的相对稳定。三是实行关爱激励机制。对表现优秀的村级后备力量,在评先选优、党员发展、村“两委”换届和推选“两代表一委员”时优先考虑,引导其发挥示范带头作用,认真履职尽责,激发村级后备力量干事创业热情。

(供稿:潼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