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干部监督管理,是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的客观需要。近年来,旬邑县委组织部坚持过程管理,筑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三道”防线,防止“带病提拔”。
强化“事前监督”,使“带病干部”不“入围”。扎实开展干部选拔对象前期考察工作,严把选人用人监督“第一关口”,注重选拔德才兼备、素质过硬的干部。通过常态化全覆盖开展领导班子调研,全面了解干部的日常品行和作风、德才表现、群众口碑等,着重了解干部在重大事件、重要关头、关键时刻的表现,考察后备干部的道德品质和综合素质。运用领导班子调研工作成果,与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沟通联系,将日常调研了解情况进行定期梳理分析,有针对性地开展谈心谈话,及时准确全面掌握干部情况及后备干部的思想动态、工作作风,把握符合好干部标准的人选。通过建立干部负面信息库,同时向纪检监察、审计、公检法系统等单位征求意见和信息沟通,实现干部负面信息互通共享。
强化“事中监督”,使“带病干部”不“漏管”。充实干部考察工作组人员力量,干部推荐考察前召开干部任前考察工作业务培训会,向各考察组成员配发《干部推荐考察方案》,对考察工作中的易错点进行详细解答,对《政治表现及党风廉政情况征求意见表》等表格的填写进行业务指导,明确干部考察的权利、义务、工作纪律和责任追究方式,为做好干部任前考察做好充足准备。坚持“谁考察、谁负责”原则,根据组工干部特点、考察经验、履职回避等要求组建考察组,畅通来电、来信、来访等多种形式反映渠道,全方位、多角度了解考察对象政治素质、对本职工作的精通程度和把握能力,最大限度“用事实说话”,切实防止“两面人”被使用。注重全面掌握和了解干部情况,把干部监督考核视野从“工作圈”向“八小时”外延伸,随时了解领导干部个人动态,有效避免“一次考察考核定终身”造成的失误。综合运用各类监督结果,以个别谈话、民主测评、与考察对象面谈等方式广泛深入了解干部情况,从德、能、勤、绩、廉等方面给予干部客观的评价。
强化“事后监督”,使在岗干部不“生病”。坚持开展干部任前谈话制度,开展干部任前廉政提醒谈话,扣好廉洁上岗“第一粒扣子”。定期开展分析研判,针对发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向有关单位反馈干部日常监督管理风险点6个,先后指导交通、住建、水利等系统对近年来查出的违法违纪案件进行梳理,按照干部层级、岗位类别、违纪违法情形,有计划、分批次开展警示教育,推动实现“查处一案、震慑一片、整治一域”的良好效果。建立新提拔干部跟踪问效机制,凡新提拔的科级干部任职1个月后,向组织部门提交一份个人履职情况报告,督促干部加强自我约束,尽快转变角色,融入工作;任职半年内开展一次跟踪考核,及时了解掌握新提拔干部工作情况和存在的问题不足,同时将考核中了解到的情况向干部作适当反馈,指出今后努力方向。
供稿:旬邑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