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 / 正文

凤翔:用好文化资源 扮靓党员教育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2-05-31 09:45 作者:张向勇 李佳欣

“时针拨回到1948年,为巩固西北野战军宜川大捷的胜利成果,彭德怀元帅于4月亲自指挥发动了著名的“西府战役”,而此次战役中一次重要的前委扩大会议正在我们当下驻足的这片土地上紧张的召开着……”,在宝鸡市凤翔区紫荆村“西府出击”革命纪念广场一隅,来自全区党员教育培训示范班的学员正围坐在彩绘历史墙体画前,专心致志地聆听着峥嵘革命历史。像这样的“板凳课堂”只是陕西凤翔创新党员教育模式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陕西凤翔着眼破解党员教育吸引力不足难题,通过盘活区域红色文化、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三线优势资源,打造集“情景式、体验式、沉浸式”为一体的党员教育新矩阵,有力推进党员教育提质增效。

作为一方革命热土,凤翔拥有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通过深挖资源禀赋,打造以“红色文化铸魂,激活红色基因”为主题的研学品牌,“西府出击”旧址、寺头伏击战纪念广场、申都小学红色教育点、凤翔烈士纪念园等一批革命教育基地成为党员教育“板凳课堂”“流动课堂”“情景课堂”的最佳现场。“红色是中国共产党的底色,也应是共产党员的本色。在党员教育工作中,我们始终把党性教育放在首位,改变以往坐在教室听理论的教育方式,取之以实物、实景、实例、实事为载体的情景式、浸入式教学,既提高了教育的实效性,也提升了党员的参与感”,凤翔区委组织部负责同志介绍道。

田家庄镇大塬村党支部书记冯忠虎前段时间有了一个新身份——大塬村墨斋祠廉政教育基地义务讲解员。作为凤翔近年来推出的主打廉政教育、家风家教传承的精品点位,墨斋祠叩访不断,迎接了一批批前来参观学习的游人,也成为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打卡地。陕西凤翔依托区域内丰富历史文化资源,绘制全区党员教育“历史地图”,以历史文化教育固本,激励党员一线建功。打造巩固以廉政教育、家风传承为主题的大塬村墨斋祠教育基地,以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为主题的东湖苏轼纪念地,以苦干实干、开拓创新为主题的冯家山水库展览馆,以践行非公企业社会责任为主题的华山论剑党建主题馆,以情系三农、振兴家乡为主题的神农农业党建主题馆等示范点位,形成资源矩阵。同时,放大党员分类教育效应,按需求、行业、情感三方面实际,设计重点突出、有的放矢的党员教育精品路线,各行各业党员通过教育学习,认识历史规律、掌握历史主动,牢记初心使命、对标行业先进,立志建功立业、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

“这次的培训真是别开生面,没想到我也可以参与到凤翔泥塑的制作中去,为家乡优秀传统工艺点赞,今后我要多多宣传咱们凤翔的民俗文化”,亲身参与彩绘泥塑制作的党员兴奋地说道。提炼民俗文化的教育内涵和趣味因子,有效提升党员在教育过程中的体验感和参与度,是凤翔近年来适应新形势下党员教育工作的有益尝试。以彩绘泥塑、木版年画、手工剪纸为代表的民俗文化是凤翔享誉海内外的一张金名片,其具有的强大生命力和浓厚地域性是党员教育的极佳内容。陕西凤翔顺势而为,以各类手工艺传习所为阵地,打造融民俗艺术史讲解、手工艺人演绎、党员参与制作等内容为一体的体验式教育场域。广大党员通过切身感受切实增强热爱家乡的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增强家国情怀,激发使命担当,成为主动推介凤翔的有生力量。

(中共宝鸡市凤翔区委组织部供稿)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