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彬州市委将党史工作纳入党委工作整体布局,挖掘独特党史资源,丰富革命教育载体,形成了金池革命旧址、权家桥阻击战烈士纪念园、二郎山烈士陵园“一址两园”红色教育基地新格局,成为干部群众接受红色教育,继承革命精神,汲取力量,砥砺奋进的动力源。
建好阵地,擦亮初心底色。金池革命旧址是解放前彬县县委、县政府驻地,是老一辈革命家在彬州播下的革命火种,是一个让古豳儿女永远铭记的红色圣地,是彬州全体共产党员追寻初心的精神高地。为了保护好革命旧址,传承红色基因,彬州先后三次改造提升金池革命旧址,修缮院落3处、窑洞15孔,收集各类展品400多件、照片300多张,全面复原了新中国成立前彬县县委、县政府工作生活场景。同时在金池革命旧址布设“彬州党史陈列展”,综合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全方位立体化展现1930年以来市委带领彬州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发展的艰辛历程、取得的伟大成就。改造提升中的金池革命旧址,正以其独特、深厚的红色底蕴,吸引广大干部群众瞻仰参观,滋养初心,淬炼灵魂。
崇尚英雄,传承革命精神。英雄是民族最闪亮的坐标。1948年西北野战军发起西府战役时,教导旅一团一营二连连长李德明率兵在权家桥阻击国民党青马部队,以一排兵力阻击数千名敌军,毙伤敌军200多人、战马300多匹。我军指战员大部壮烈牺牲,为主力部队实现战役目标赢得了时间,用生命和鲜血谱写了一曲悲壮的英雄之歌。为了缅怀先烈丰功伟绩,虔诚祭奠不朽英魂,彬州市建设了权家桥阻击战烈士纪念园,拍摄《彬州记忆:血战权家桥》专题片,让烈士忠骨长眠、浩然之气长存。2020年建成后,每年9月30日,彬州市在权家桥阻击战烈士纪念园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活动,瞻仰浮雕墙和战地英雄圆雕,栽植树木,铭记先辈用生命与鲜血铸造的巍峨丰碑和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不畏艰险,顽强拼搏,聚力新征程,奋进新时代。
缅怀先烈,扛牢使命担当。彬州烈士陵园地处市区以东的二郎山,长眠着为彬州解放和建设事业牺牲的烈士,是彬州党政机关、武警官兵和社会各界吊唁瞻仰、缅怀革命先烈的重要活动阵地,也是中小学生爱国主义、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为了赓续红色血脉,彬州市修缮烈士陵园,改造园门,修建广场,更换墓碑,栽植松柏,立碑补记,缅怀追思先烈,传承革命遗志。同时,彬州出版《中国共产党彬州历史》第二卷。各级党委(党组)书记带头讲党课,凝聚起全社会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跟党走的深厚氛围。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突破口,彬州市党建工作持续发力,在全省率先探索出政治体检中心、村定镇管市统筹、党建引领城市治理等新路子,树立了新时代党建工作的“彬州样板”。
理想之光、信念之光,是前行路上的灯塔,也是奋发向上、开拓进取的指引。改造提升“一址两园”红色革命教育基地,“是彬州人民不忘历史、饮水思源的共同愿望,是彬州人民缅怀先烈、教育后人的实际举措”。在革命先烈精神的鼓舞下,彬州市上下唱响了传承红色基因、发扬革命精神的主旋律,自觉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化作实际行动,深入实施“1188”,加快建设“陕甘宁毗邻区域中心城市”,奋力谱写彬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 彬州市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