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铜川市王益区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落实新时代好干部标准,按照《<2019年-2023年全国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纲要>及<2020-2023年铜川市年轻干部队伍建设规划>的若干措施》文件要求,探索实施“苗圃工程”构建全链条式培养管理体系,打通年轻干部培育各个环节,精耕细作做好年轻干部“选育管用”文章,全方位呵护年轻干部茁壮成长。
用好“显微镜”,选“精苗”。近年来,王益区委组织部全方位、多渠道发掘有潜力的优秀年轻干部,表现突出的重点关注、跟踪培养,不断扩充“人才蓄水池”。班子综合研判“选”。了解各班子运行情况的同时,通过无任用推荐、面对面谈话、实地了解等方式,掌握一批;单位举善荐贤“选”。结合各党委(党组)推荐情况,从年龄、学历、专业等方面建立年轻干部数据库,储备一批;招考吸纳引进“选”。通过公务员招录、事业单位招聘、引进急需紧缺人才等方式,吸纳一批。按照“三个一批”机制,不断发现作风硬、业务精、能力强、口碑好的年轻干部,为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后备力量和人才支持。
施好“肥沃土”,墩“壮苗”。紧紧围绕“缺什么补什么”的总要求,建立多维度的干部培训教育体系。狠抓政治信仰。充分发挥区委党校主阵地作用,办好“王益大讲堂”,创新开展红色军台岭党性教育,引导年轻干部始终牢记“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不断提高理论修养、坚定理想信念、筑牢思想根基。强化业务本领。围绕年轻干部的“七种能力”,通过专家授课、以干代训、以老带新的方式,开展多模式精准培训,帮助年轻干部不断提升知识储备和业务能力,推动年轻干部迅速成长,成为各领域的“行家里手”。“一线”砺炼意志。深入开展“雏英计划”,选派优秀年轻干部至关键“吃劲”岗位锻炼,敦促年轻干部勇挑重担、实干担当,练就艰苦奋斗、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不断提高年轻干部应对复杂局面、开展群众工作、服务发展的能力。
做好“护林员”,护“正苗”。年轻干部的成长是在不断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和弱点的过程中实现的,唯有“勤修细剪”,才能枝繁叶茂。通过建立年轻干部“绿色成长档案”管理机制。积极开展干部档案数字化加工工作,梳理年轻干部档案缺项,严把源头、严格管理,为优秀年轻干部的成长保驾护航;通过建立年轻干部帮扶机制。各单位指派领导班子成员作为年轻干部的“第一责任人”,随时关注年轻干部的思想动向,针对出现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防微杜渐;通过建立年轻干部日常监管机制。组织部门牵头,纪检人社部门配合,加强干部日常管理及作风检查,注重收集梳理干部信访举报和纪律处分情况,充分运用提醒、函询、诫勉等手段,不断加强苗头性问题把控,坚决防止“小毛病”发展演化。
搭好“爬藤架”,栽“适苗”。年轻干部处在攻坚克难、干事创业的“黄金期”,“成熟”的年轻干部,需要剔除一些“隐形台阶”,落实到“用”起来。打破“论资排辈”桎梏。对于综合素质过硬、敢于担当作为的年轻干部大胆使用,充分运用鼓励激励机制,对在项目建设、疫情防控、乡村振兴等重点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年轻干部,优先考虑提拔或晋升职级;坚持“人岗相适”原则。根据岗位职责需要选用年轻干部,综合考虑个人专业、擅长领域、工作经验等方面,把事业需要、岗位要求与促进干部成长有机结合,最大限度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探索“双向交流”模式。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打破岗位壁垒,加强区级部门和乡镇(街道)年轻干部交流任职,在交流过程中不断弥补年轻干部业务能力、实践经验等短板,提升自身综合素质,锻炼成为新时代需要的“复合型”领导干部,推进全区干部队伍建设高质量发展。
供稿:铜川市王益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