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以来,志丹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建设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目标,努力做到“四个突出”推动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向纵深发展,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保证和智力支撑。
健全培训机制,突出政治性。发挥党校在干部教育培训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突出主责主业,优化教学布局,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各主体班次开班第一课,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分级分类开展党的理论教育培训。以理想信念、党性修养、政治理论、政策法规、道德品行等教育培训为重点,注重业务知识、科学人文素养等方面的教育培训,有力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指导党员干部切实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共举办志丹县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二十大精神、新入职公务员、年轻干部、党务工作者、党员发展对象等主体培训班15期1636人次。
整合红色资源,突出创新性。充分利用红都志丹独特的红色资源优势,精心打造保安革命旧址、抗日红军大学旧址、刘志丹烈士陵园、刘志丹故居等5个现场教学基地,开发九吾山国家3A级旅游景区、向阳沟村知青小院、金丁镇金汤村红色美丽村庄、永宁镇崾子川村“田园综合体”等9条红色经典教学线路,编撰《党中央在保安》《刘志丹故事会》《马锡五及马锡五审判方式对新时代干部成长的启示》等多门现场教学课,融入新发展党员、党性提升、示范培训等主体班次教学,增强教学“感染力”,让接受红色教育、党性教育成为干部教育培训新常态。在挖掘特色课程方面,集中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案例式、研讨式微党课。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开发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四卷系列解读》专题课程10节,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开发了党的二十大报告解读等课程5节,多次开展红色经典导读诵读、学唱红色歌曲、讲授党史故事等微党课活动。分批次、分类别组织党员开展“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和“弘扬延安精神、培塑优良作风”等主题党日活动,以实地参观、歌唱、演绎的方式,追寻红军长征和革命先辈的足迹,与革命先辈进行“精神对话”,传承弘扬“永远听党话、始终跟党走”的红色基因。共开展红色体验活动50余场次,教育培训党员达5800多人次。
开展理论宣讲,突出经常性。根据基层干部理论需求,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等内容,通过“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企业、进校园”等方式,开展“流动党校”宣讲、“红色故事会”志愿服务活动,帮助广大党员干部第一时间全面准确理解党的二十大精神实质,让党的新理论、新思想、新政策传播到基层,让广大党员干部“一听即懂”“一看就会”。注重把讲理论、讲政策同讲故事、讲县情结合起来,采用“小切口”讲清“大道理”,从“新角度”讲透“老道理”,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主心骨、筑牢信念压舱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大会精神上来,凝聚起推动发展的强大力量。共累计宣讲3轮次80余场次,实现了党的理论宣讲全覆盖。
创新培训模式,突出专业性。聚焦不同岗位、职位干部的能力短板,做到精准施教、分类培训,不断增强干部教育质效。积极引导各级各部门有针对性地举办乡村振兴、业务能力等专题培训,注重运用案例加强实战化演练。针对基层干部,各镇(街道、社区)围绕基层党建、集体经济、产业发展等方面,开展党性提升、致富带头、防汛减灾、安全生产等主题培训,多维度、全方位提升基层干部能力和水平。针对机关干部,分领域、分层次开展党务工作、作风建设、公文写作、读书分享会等活动,从理想信念、业务能力上,不断提升自身工作水平。制定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聘任16名党政领导干部到党校授课,选聘20名业务骨干、先进典型人物、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党校兼职教师。特别是今年安排政治素质过硬、理论水平较高、实践经验丰富、善于课堂讲授的9名县科级领导干部,结合县情实际,运用工作经验在年轻干部主体班次进行授课,使参训的年轻干部深受教育、倍受鼓舞,引起了年轻干部的热烈讨论。2022年,根据新时代基层干部主题培训要求,共举办各类专业性培训106个班次,培训干部、行业从业人员1.2万多人次。
(志丹县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