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渭南市华州区聚焦干事创业需要,实施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战略工程,构建年轻干部培养“选、育、管、用”全链条机制,实现老中青梯次配备,持续优化干部队伍年龄结构,为全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拓宽渠道“选”。统筹选调生、公务员、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引进等资源,扎实开展“一考三评五印证”,经镇(街道)、部门推选,核查干部政治素质、廉洁自律等情况,结合干部调研、一线考察识别和平时表现,真正把政治素质强、业务水平高、工作实绩优的好苗子发现出来、推荐上来。加大优秀党政人才招引力度,共招录32名选调生补充进镇(街道)和重点行业部门。建立专业化优秀年轻干部信息库,建立优秀年轻干部成长档案,采取差异化培养,从源头提升年轻干部质量。
精准培养“育”。建立优秀年轻干部轮训计划,每年培训比例不低于30%,邀请省市知名教授、专家学者、退休老领导进行专题授课,围绕缺什么补什么,先后开展培训轮训5次,培训干部500余人次,不断提升年轻干部专业能力素质水平。选派2名优秀年轻干部到福州、镇江挂职锻炼,组织新提拔的48名35岁以下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工业倍增、疫情防控、乡村振兴一线实践锻炼,将“战场”变“考场”,下深水识人选人,让年轻干部在实践锻炼中长见识、增才干。
宽严相济“管”。强化年轻干部日常监督管理,注重了解“八小时之外”表现,综合运用组织监督、舆论监督、群众监督等方式,对影响干部健康成长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做到早提醒、早教育、早纠正。建立联系帮带制度,为每名重点培养对象确定1名联系帮带人,经常性地开展指导教育,倾听心声,解决困难。坚持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对政治上不合格的干部实行“一票否决”,对不敢担当、不愿作为、坐等提拔、热衷于自我设计的年轻干部,坚决调整出优秀年轻干部名单。
不拘一格“用”。持续加大优秀年轻干部使用力度,坚持事业为上、人岗相适,坚持同一岗位对多名优秀年轻干部符合条件的,进行全方位、多维度、精细化比对,确保优中选优。对政治过硬、经过实践考验、工作业绩突出、各方面都比较成熟的优秀年轻干部,打破隐形台阶大胆提拔使用。对组织上看得准、有潜力、表现特别突出的优秀年轻干部灵活使用,目前全区各级领导班子中配备35岁左右的干部32人,镇(街道)党政正职中35岁左右干部3人,30岁左右科级干部8人。
(渭南市华州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