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咸阳市秦都区紧紧围绕“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要求,持续加大村级党组织书记培训教育力度,举办村级党组织书记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从“强基础、学经验、拓思路、促振兴”四个方面提升村级党组织书记工作能力,打造新时代高素质“头雁”队伍,为乡村振兴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理论学习“强基础”。培训班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省市区委党校教师就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与农业农村绿色发展作专题讲座,引导学员自觉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理清工作思路,使学员对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精神文明建设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将具体生动的案例融入课程内容中,把案例作为理论联系实际的桥梁,寓理论于“故事”之中,既提高了教学质量,又避免了枯燥乏味,同时设置提问环节,激发学员活力,课堂累计提问30余次,确保课程优质高效。
观摩互动“学经验”。培训班组织学员观摩宝鸡市千阳县南寨镇小寨村万吨冷库项目,南寨镇闫家村刺绣产业、人居环境,张家塬镇宝丰村集体经济、柳家塬村党建引领乡风文明建设及土地托管项目,凤翔区城关镇六营村泥塑产业,陈村镇紫荆村西府出击旧址,长青镇石头坡村育葱大棚项目,学员通过听取讲解、实地考察、与党组织书记交流,深入学习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人居环境整治、文明乡风建设、传统文化弘扬等经验,积极拓宽视野,对标先进,寻找差距,将学习成果转化成乡村振兴内生动力。
研讨交流“拓思路”。针对全区村级集体经济薄弱、产业单一、纠纷化解困难等问题,培训班将学员分成2个组,围绕各村产业发展思路、网格化管理开展专题研讨。56名学员逐一介绍本村基本情况、集体经济运行现状及发展规划、网格化管理经验做法,以交流提问的形式碰撞思想火花,相互取长补短,在吸引能人返乡、拓宽融资渠道等方面凝聚了发展共识。在深入学习政策、调研村情、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组织培训结业测试,编制理论试题,测试学员理论学习效果,规划村子发展路径,做到学以益智、学以励志、学以致用。
真抓实干“促振兴”。通过形式多样的培训学习,充分激发村级党组织书记干事创业热情,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乡村振兴的具体工作中,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提升产业发展、乡村治理、矛盾化解等方面能力,引导更多党员群众在基层工作中能干、善干。各村立足村情,积极谋划发展思路,调整产业结构,探索发展服务业、乡村旅游业等第三产业,不断增加村民收入,马庄街道南吴村利用“直播带货”销售仙桃,天阁村利用“微视频”销售红薯粉条,鼓起了村民“钱袋子”。龙南村打造龙泉坊烈士陵园,展示众多咸阳阻击战的史料,前去缅怀革命烈士的儿童、青少年、群众、机关干部累计达3万人次,传承了红色革命精神,丰富了村民精神生活。
(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