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来,陕西省安康市以开展“远程教育学用工作提升行动”为抓手,聚焦中心大局,聚力质量提升,打造精品课件,做实学用转化,持续巩固提升远程教育质量水平。
聚焦服务政治路线,提升理论宣传“感染力”。坚持党员教育主阵地地位,始终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主题主线,不断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三力”。一是办好“一网四平台”实现党员全覆盖。持续改版升级“安康先锋网”“市级教学资源平台”“微信公众号”“安康电视台”“安康智慧党建平台”,紧扣当下中心工作,满足党员学习需求,去年以来,累计发布图文信息4200余条,推动15.72万名党员参加理论学习。二是打造原创专栏提升吸引力。开设“安康先锋”“秦巴明珠党旗红”电视专栏,专题推介“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教育品牌,制播电视专题片46部,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安康走深走实。三是宣传主题活动拓展新载体。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学用新思想,建功新征程”实践活动,举办“微视频”评比、观后感征文活动,引导广大党员从党的创新理论和身边典型中汲取智慧力量。
聚焦打造精品课件,提升党员队伍“凝聚力”。大力实施“精品工程”,一批生动鲜活、富有安康特色的“本土教材”,跻身全国、全省党员电教片精品行列。一是系统观念谋全局。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年初系统谋划课件选题,年中跟进辅导,举办现场观摩会、短视频创作培训班,指导每个县、每年度至少打造一部重点课件。二是主动出击塑精品。时刻关注各领域党建成果,主动对接工信、教育、医疗、卫生等部门,帮助指导国企和“两新”组织自制课件教材。2022年,全市组织开发各类微视频、微电影、公益广告等教材100余部,18部课件荣获省委组织部表彰,《入党》获评全国第十六届党员电教片观摩交流一等奖。三是久久为功显成效。自1992年开始,坚持每2年一次,连续举办16届“全市党员电教片观摩评比”,累计460余部电教片参加市级评比,180余部作品荣获市级表彰。石泉县深度挖掘抗美援朝老兵董安国、乡村邮递员赵明翠、残疾运动员夏江波的感人故事,用心用情精雕细琢,将其打造成为激励广大党员干部扎根基层、立足本职、拼搏奋斗的精品课件。
聚焦创新示范引领,提升学用转化“生产力”。坚持“紧盯主战场、统筹各领域、创建新品牌”,持续扩大有效覆盖,深化“远程教育+”模式,打造学用转化“示范点”,不断提升学用工作针对性、实效性。一是抓平台建设扩大工作覆盖。坚持“以用促建、批次推进”“先易后难、适当扩大”原则,指导各级各部门合理规划站点建设,推动站点向机关、企事业单位和“两新”组织覆盖延伸。去年以来,在搬迁社区、农业园区、产业大户建设站点38个,在国企、四星级以上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组织建设站点127个,常态化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二是抓“远程教育+”创新学用载体。探索“远程教育+”技能培训、便民服务、基层治理等模式,因地制宜创新学用载体。汉滨区依托教学资源平台,在210个农村偏远村打造“汉滨广播”,每日分时段推送时事政治、红色故事、农业技术,为农村党员提供丰富的学习内容。三是抓“示范点”建设推动整体提升。立足安康远程教育“八个一百”扶贫工程,巩固建设示范基地、示范广场、示范站点、电商示范店,定期研判站点运行情况,指导县镇动态递补,实实在在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旬阳市采取“远程教育+农业园区+电商直播”模式,在田间、院落打造“实境课堂”,助力吕河镇冬青村线上销售狮头柑50余万斤。
供稿:安康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