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 / 正文

陇县:创新“333”工作法,提升党员教育实效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3-08-16 15:46 作者:程文涛 仝妮

为全面提升党员综合素质,增强基层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近年来,陇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创新“333”工作法,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工作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优化“三条路径”,提升教育实效。健全完善党员教育培训体系,有力有效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一是强领导,突出统抓统管。成立全县党员教育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县委、基层党委、党支部三级主抓,基层党委书记、党务工作者和党支部书记三级主管的工作职责,推行县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协同配合,各基层党组织分层实施的责任体系,构建起纵横联动、齐抓共管的党员教育管理新格局。二是重谋划,强化安排部署。研究制定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实施意见和年度计划,建立以“三会一课”为基础载体,县委党校和教育教学基地为主体阵地,线上线下双平台互通互融的教育培训架构,采取专家辅导、基地观摩、实践锻炼等方式,分阶段、分层次、分步骤统筹推进教育培训。三是抓创新,丰富教育载体。以奋进“三个年”为契机,固化“夜学+N”、党员干部上讲台、定期测试三项制度;依托“一馆三基地”的红色教育矩阵,新建“温溪不冻·党心永恒”党建主题公园、建成张仲实影像展厅、编制《陇县党员干部实践教育地图》;制定看红色征程、观党的历程、颂陇州精神、感发展进程、讲法规制度等“体验式”学习路线,打造链条式学习教育新模式。

(二)开办“三大课堂”,筑牢思想根基。坚持理论、观摩、实践相结合,引导党员干部在学习中滋养初心、在观摩中传承基因、在实践中淬炼使命。一是开办“理论课堂”,筑牢信念根基。深化领导班子带头学、党员干部跟进学、专题交流研讨学、红色教育感染学、丰富载体带动学、真信笃行实践学“六学联动”模式。围绕二十大精神、延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等专题,因人、因业施教,分类别、分领域举办党员集中培训班。近年来,全县466个基层党组织开展政治理论、政策制度培训1500余场次,教育引导1.1万名党员干部不断提升理论修养、筑牢思想根基。二是开办“特色课堂”,拓展学习广度。紧扣“开放走出去”主线,办好“共享课堂”。依托苏陕协作、校地共建等平台,实时共享江苏、浙江等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区优秀教育培训资源,让广大党员干部在家门口享受一流课程和最新经验。围绕“红色基因代代传”,办好“红色课堂”。打造纸沟村干部培训党性教育基地、固关战斗遗址革命教育基地、陇州印记·红色文化体验馆三大红色教育基地,广大党员通过实地体验、观摩学习,启迪思想、洗礼灵魂。聚焦“线上”教育主线,办好“指尖课堂”。充分发挥“学习强国”“宝鸡先锋”“陇州先锋”公众号等平台优势,依托微信、QQ等新载体,及时发布最新党内政策法规,让信息传递“随网速达”、让信息获取“随需而用”、让党员教育“随时随地”。近年来,各基层党组织组织外出观摩学习850次,开设“名师讲堂”520场次,组建学习群480个。三是开办“实践课堂”,提升培训实效。各基层党组织坚持学做结合,以学促行,坚持以“为民办实事”成效检验教育培训成果。近年来,组建奶山羊、苹果、香菇、蜜蜂等党员人才服务队13支,围绕羊种选育、果树整形、套袋技术、菌棒配比等内容开展现场实践教学205场次;先后组建疫情防控党员先锋队、党员志愿服务队285支,冲锋在疫情防控、生态环境整治、防汛救灾等一线;1.1万名党员通过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解决百姓“急难愁盼”问题1500余件,不断推动党员教育培训走深走实、富有成效。

(三)聚焦“三个强化”,构建长效机制。结合党员队伍实际,构建教育培训长效机制,持续提升党员教育培训水平。一是强化制度执行。完善理论学习考核评估,实行学分登记、学习测评和成果运用制度,以精准化的统计管理、人性化的服务关怀,激发党员学习热情,推动党员学深悟透、入脑入心。二是强化基础保障。把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党费和财政专项支出,为基地建设、教育设施、党报党刊及学习材料提供经费保障;建立县内领导干部、优秀青年代表、致富带头人、技术能手及省市专家教授、优秀党员等师资名册,为党员教育培训提供坚强的师资力量。三是强化督查考核。将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年度考核和基层党组织书记抓党建述职评议考核,坚持随机抽查、半年督查、年终考评,形成督查考核工作机制;全面推进党员积分制管理,把教育培训情况纳入党员季度自评和年终评价,引导党员增强学习自觉;把考评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的依据,强化结果运用,巩固提升教育培训成效。

(供稿:陇县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杨春晓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