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 / 正文

彬州:探索培训“232”机制提升干部素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06-05 09:29 作者:张晓光 闫爱云

去年以来,彬州市探索推行干部培训“232”工作机制,推动基层干部综合素能全面提升,使干部教育培养更全面、更客观、更有效。

搭建“两个平台”,提升培训维度。及时调整干部教育培训思路,做到线下线上同频共振。用活“线下”平台。注重在教学计划、教学课程、教学形式、教学效果等方面下足功夫,布活培训“一盘棋”。挖掘“互动式、分享式”新方法,创新实现“说教式”向“共享式”转变,提高培训效果。实行跟班学习制度,从严从实办培训、管培训。坚持“凡训必考”,根据考试成绩随时掌握干部知识盲区,及时调整培训内容,做到因需施教。截至目前,举办各类专题讲座和培训班15期,培训1500余人次。创新“线上”渠道。充分利用陕西干部网络学院,陕西先锋、彬州先锋微信公众号等“指尖上”的教育培训新阵地。提升在线学习质量,各单位指定一名管理员,负责在线学习指导和督促工作,确保每名干部“不掉队”“不漏学”。开设“红色故事人人讲”“彬州记忆·历史回眸”等栏目80余期,让理论学习“根深蒂固”“叶茂花繁”。利用覆盖全市156个村的远程教育平台、智慧喇叭等,分时段播放红色故事、先进事迹等,让党的声音“飞入”千家万户。

实施“三单式”培训,增强培训精度。创新按照“单位点单”“组织定单”“名师送单”的形式,不断提升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单位点单”。探索打造“初步调研+制定计划+学习参训+结果应用”闭环,培训前根据经济发展、乡村振兴等主题率先开展调研,征求各单位意见建议,摸清有关领域基本情况、痛点堵点,根据培训意向,统筹审核安排,让干部在更有“含金量”的教育培训中“充电蓄能”。坚持动态更新,及时将专业性、时效性的科目纳入培训,开阔干部视野、培养战略思维、提升综合能力。“组织定单”。科学编制培训项目,制定全市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统筹“专家教授”和“学员”的双向沟通,精准制定培训方案,合理安排培训班次。学员带着问题困惑参加培训,变传统的“填鸭式”培训为“带着问题学、积极主动学、互动启发学、着眼应用学”的“四学一体”新模式,力争培到关键处、训到点子上。“名师送单”。围绕干部最想学什么、最想了解什么、最想解决什么问题,掌握“学员”希望专家授课解决的核心问题和主要困惑,摸准“口径”,探明“口味”,与专家授课反馈,提供市域相关情况,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在课堂中按需设置情景式、问答式等环节,打破“台上讲、台下听”的讲授模式,最大限度地调动基层干部学习积极性。

开展“两级培训”,拓宽培训广度。统筹建立市级、基层两级培训体系,按照市级精准调训,镇(街道)、部门(单位)全面兜底培训,确保干部教育培训全覆盖。市级“大而精”培训。坚持“励才+帮带+锻炼”的干部教育培养机制,着眼市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专业化干部建设短板,精选优秀师资、优质课程,采取专题讲座、现场教学、体验式教学、情景教学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式,分领域分群体举办市级专题示范班,目前已举办全市党政干部综合素能提升培训班、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乡村振兴专题培训班等5期,调训500余人。基层“小且全”培训。坚持“应训尽训、不落一人、全面覆盖”的目标,根据基层干部工作需要和个性化培训需求,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等重点。开展送课到基层,形成选课、预约、登记、协调、下基层的工作链条,灵活做到因地送课,因人送课,因时送课。邀请先进典型人物、致富能手、“土专家”“田秀才”等授课,将课堂设在田间地头及示范产业基地,确保基层干部在家门口系统“充电”“加油”。截至目前,受训学员10000余人次。

(供稿:彬州市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