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 / 正文

泾阳:“三道工序”为党员教育电视片“提鲜增味”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4-12-04 14:52 作者:巩泽凡

近年来,泾阳县坚持把制作高质量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探索党员教育新路径的重要抓手,不断在选题立意、拍摄制作、推广学用上持续发力、久久为功,着力打造一批党味浓厚、鲜味十足、回味无穷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为基层党员源源不断提供党员教育“精神食粮”。

瞄准“选题”上工序,精心策划,让党员教育电视片“党味浓厚”。始终坚持党员教育电视片姓“党”这一根本属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组织工作大局,将镜头聚焦一线,深入挖掘全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乡村振兴、经济高质量发展等领域涌现出的榜样事迹和典型案例,着力讲好党员故事、展现党员风采。近年来,通过基层党组织自主申报、远教中心实地调研走访等方式,持续挖掘深化具有泾阳本土特色的“红色历史文化”“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学习身边榜样”等选题素材,重点拍摄了《吹不倒的白杨》《她用芳华“蔬”写人生》《讲述泾阳故事·赓续红色血脉》《归仓》《嵯峨山下党旗红》等10余部党员教育电视片,去年以来,在全市党员教育电视片交流观摩评选活动中共有2部作品获奖。

找准“制作”本工序,匠心拍摄,让党员教育电视片“鲜味十足”。建立党员教育电视片全程指导机制,发挥制片骨干、评审专家、摄制团队“三支队伍”作用,群策群力对脚本撰写、画面拍摄、后期剪辑等各环节进行全过程把关,确保拍出来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主题鲜明、内容完整、逻辑合理、叙事清晰。创作脚本期间,注重凸显人物的真情实感和事迹的典型示范,巧妙使用对话沟通、旁白解说等撰写技巧,让拍摄的主角人物形象更丰满、故事情节更具吸引力。采取联合制片、委托制片等方式,借助专业化影视公司的设备条件和技术优势,创新拍摄方式、注重拍摄细节,精心打磨每一个镜头画面,确保成片质量。最后按照“审片—修改—再审—再修改”的程序,联合史实专家、制片骨干、专业评审等力量,发挥专业优势,对用词不准、画面瑕疵、配音错位、剪辑混乱、配乐不当等问题进行逐一修正,不断提升党员教育电视片质感。

盯准“学用”下工序,倾心推广,让党员教育电视片“回味无穷”。坚持用好线上线下两种渠道,不断扩大党员教育电视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促进成果转化。线上,通过“泾阳先锋”微信公众平台,及时发布每月“固定学习日”学习预告,并开设“远教学用转化促振兴”专栏,定期展示一批示范带动强、有成熟经验、有推广价值的“远教学用示范基地”,供广大党员群众随时进行“云学习”、开展“云对话”、分享“云感悟”。积极动员全县各基层党组织利用微信工作群等宣传矩阵转发推送,不断扩大先进典型、红色基因、经验做法等党员教育电视片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推动党员教育资源在基层一线落地生根。线下,用好全县177个远程教育终端站点,结合本地党员实际需求,适时播放农村实用技术、革命传统教育等特色电教片,提升基层党员专业素养和党性修养。同时将本土制作的党员教育电视片作为党员干部教育培训的生动教材,纳入全县干部教育培训资源库,组织党员干部在全县农村党员教育示范培训、青年党员示范培训等各类培训班次上集中观看,推动精品教学资源进农村、进社区、进机关、进企业。2024年以来,共播出精品党员教育电视片12部,覆盖党员1000余人次。

(供稿:泾阳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