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神木市村干部后备力量履职能力提升示范培训班在中共神木市委党校(神木市行政学校)开班,首批“帮带导师”和部分村干部后备力量共计108人参加培训。
会议指出,村干部后备力量是党在农村工作的“蓄水池”,是村干部队伍建设和乡村发展人才储备的重要资源,在增强基层党组织功能、优化村级组织结构、推动乡村全面振兴、提升村级组织服务水平等方面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会议强调,市委组织部首批选聘23名年龄稍长、目前在岗、实战经验丰富的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帮带导师,要“传好经”,当好“引路人”;后备力量要“学好艺”,练就“硬功夫”;镇街要“搭好台”,强化“硬支撑”;组织部门要“护好航”,凝聚“向心力”。
会议要求,全体学员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静下心来,扎扎实实学习,真正把这次培训作为现任村党支部书记“传经送宝”的交流会,村干部后备力量“充电蓄能”的大课堂。
本次培训为期1个月,分为理论教学、实地观摩、跟班帮带三个阶段。理论教学包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中央一号文件”、中央八项规定及其实施细则精神、《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规定》、《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等内容,旨在进一步提升村干部后备力量的综合素质。实地观摩通过赴榆阳区赵家峁村、绥德县郝家桥村、米脂县杨家沟村和高西沟村、佳县赤牛坬村现场学习抓党建促乡村振兴典型做法,交流先进经验,拓宽干事视野。跟班帮带通过“头雁”跨镇街手把手传授“田埂经验”,与“新雁”心连心碰撞创新思维,引导后备力量快速成为农村工作“多面手”。
供稿:神木市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