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干部工作 / 干部教育 / 正文

丹凤:党建引领促学用远程教育赋新能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5-20 16:41 作者:柯 凯

近年来,陕西丹凤县以远程教育工作为重要抓手,着力深化“学用结合”模式,通过创新载体、整合资源、强化服务,将远程教育从“云端课堂”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基层治理的“实践动能”,为县域高质量发展注入新活力。

聚焦需求导向,构建“学用+”多元场景立足实际,构建“远程教育+”模式,大力推动理论学习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王塬村创新“远程教育+技能培训”,依托专业合作社和产业发展基地,组织当地土专家、田秀才开展技术指导、电商营销等培训15场次,惠及群众1200余人次。许家塬村将田间课堂与专家辅导相结合,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现场授课5场次,推动猕猴桃科管技术落地生根。

强化示范引领,打造学用转化“样板间”为提升学用实效,通过示范站点和基地建设,形成可复制推广的经验。全县打造南坪村茶叶种植基地、许家塬村奇异果种植基地、土门村猕猴桃种植基地等12个示范站点,以示范基地引领学用成果转化。竹林关镇通过挖掘“田秀才”“土专家”经验,结合远程教育学习,总结推广本土化技术,带动农户创新实践,发放连翘苗9.5万株,持续扩大连翘种植规模,有效提升群众收入。

延伸服务触角,激活基层治理“末梢神经”鹿池社区以“双报到”活动为载体,组织50余名党员干部担任社区楼栋长、网格长,开展“三单式”便民服务,解决环境整治、邻里纠纷等民生问题100余件。万湾社区依托远程教育站点,建立“群众点单、组织配菜、党员送餐”的服务模式,通过线上征集群众需求,线下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精准对接,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健康义诊、法律咨询等志愿服务,切实解决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这些举措不仅拓展了远程教育的服务范围,还激活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使远程教育成为推动乡村振兴、提升基层治理水平的关键力量。

完善机制保障,筑牢学用长效根基为确保学习常态化,丹凤县积极探索制度保障,建立了“月初提醒、月末通报”的长效机制,实现了站点参学率100%的目标。通过与第三方网络公司合作,定期开展巡查检修与维护,确保设备高效稳定运行。同时,推行县、镇、村三级联动的管理体系,结合“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乡音党课”等活动,开展个性化学习,有效提升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供稿:丹凤县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孟云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