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员教育培训工作,咸阳市秦都区积极探索实践,推行“136”党员教育培训模式,突出分级分类、分期分批的总体思路,有效确保党员教育培训的科学性、精准性和实效性,不断提升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
锚定“1”个方案,布局全区一盘棋。以系统化思维统筹谋划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打破条块分割,构建“全区一盘棋”的协同格局,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精心绘制科学清晰的“路线图”,推动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质增效、走深走实。顶层设计,智绘培训蓝图。秦都区紧扣《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要求,深入调研全区党员队伍现状,结合区域发展实际,经多轮研讨、反复打磨后形成《秦都区2025年党员教育培训实施方案》,经区委常委会审议通过并印发实施。方案明确了党员教育培训的指导思想、培训目标和工作要求,对培训的对象、内容、方式、时间安排等作出详细规划,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确保培训工作有章可循、有序推进。精准拆解,明晰责任分工。方案进一步细化各级党组织在党员教育培训中的职责,形成区委统一领导,区委组织部牵头抓总,各党(工)委、党支部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建立健全责任落实机制,把党员教育培训开展情况作为党(工)委书记抓基层党建工作述职评议考核、巡察、民主评议党员的重要内容,确保各项培训任务落到实处。强化保障,确保任务落地。落实党员教育培训经费列入年度财政预算要求,形成稳定的经费保障机制。同时,加强对各党(工)委培训的工作指导和跟踪管理,适时对培训情况及培训效果等进行评估抽查,对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督促整改。
构建“3”级体系,落实培训全覆盖。以纵向贯通、横向协同的组织架构,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闭环,让学习教育的“触角”精准延伸至全区每一个党组织和每一名党员,切实筑牢党员教育管理根基。区级统筹,彰显示范之效。区委发挥“龙头”作用,统筹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整合全区优质培训资源,邀请党校专家、高校学者、行业精英等组建高水平师资队伍;打造区级党员教育培训示范课程,举办农村党员、社区党员、机关党员示范培训班,计划举办区级重点班次10期,为全区党员教育培训树立标杆,发挥引领示范作用。同时,加强对全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支持,协调解决培训工作中的重大问题。截至目前,已举办区级培训班5期,培训党员约450人。党(工)委联动,形成全域之势。各党(工)委立足辖区实际,建立健全党员教育培训联动机制,加强与辖区内各单位、各部门的沟通协作,形成工作合力。按照区级统一部署,结合本辖区党员队伍特点和工作需求,制定具体的培训计划,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活动。通过开展集中培训、专题讲座、线上学习等方式,确保辖区内党员应训尽训,实现党员教育培训全覆盖。计划举办部门党(工)委培训班33期,各街道党工委备案培训班71期。党支部筑基,固教育之本。党支部作为党员教育培训的“前沿阵地”,充分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将党员教育培训融入日常、抓在经常。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党员思想和工作实际,组织党员集中学习、过组织生活、进行民主议事和志愿服务等,让党员在日常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升党性修养和业务能力,筑牢党员教育根基。
划分“6”个类别,分类施策求实效。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理念,聚焦不同群体特点,量身定制差异化培训课程,靶向发力破解教育“同质化”难题,推动党员教育更具针对性、实效性,激活党员队伍发展新动能。科学分级分类,靶向识别精准画像。秦都区深入调研分析党员队伍结构和特点,将党员划分为农村、城市社区、机关、事业单位、企业、新兴领域6大类别。广泛征求不同类别党员培训需求,了解他们在政治理论学习、业务技能提升、工作实践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和期望,为精准开展教育培训提供依据。打造“课程矩阵”,点单教学按需赋能。精心设计涵盖党的创新理论、党史、党规党纪、党性教育4大板块15个系列基础课程,各党(工)委根据党员类别增加“特色课”,形成“基础课+特色课”的“4+X”课程体系,实施点单式教学,让培训内容更丰富、更灵活、更贴合实际。建设特色基地,灵活融合学用贯通。紧扣理论教学与党性锻炼需求,深度挖掘区内各类党员教育资源,聚焦党性锤炼、红色传承、党史育人、理论润心、实践锻炼等核心功能,精心设立10个特色教学基地。按照“就近就便、务实有效”原则,组织党员开展现场教学、沉浸体验、实践实训等活动,推动理论知识与工作场景深度融合,让党员在实景课堂中深化理论认知、锤炼过硬本领,切实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发展的实践动能。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