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咸阳市秦都区坚持把干部教育培训作为干部队伍建设的基础性工程抓实抓细,以坚定理想信念宗旨为根本,以提高干部专业素质为核心,围绕课程内容、培训机制、教学方式等方面下功夫,构建全覆盖、多形式、精准化的干部教育培训体系,全面提升干部干事创业能力,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聚焦分类分级,打造全覆盖培训体系。聚焦深化政治忠诚教育和党性教育“两大重心”,紧盯区级领导干部、科级领导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后备干部4类“关键人”教育培训目标要求,分层次推动各级干部履职能力、政治能力再提升,确保培训全覆盖。一是集中办好区级重点班次。印发《秦都区2025年干部教育培训实施方案》,增强培训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今年以来,先后举办“人才工作专题培训班”“党务工作者专题培训班”“选调生能力提升培训班”等区级重点班次4期,培训干部180余人;先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专题读书班、新任职科级干部能力提升培训班2期,培训干部150余人。二是统筹协调办好各部门、各单位班次。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的原则,全区各单位、各部门根据行业特点和业务需要,紧扣党政领导干部、机关公务员、年轻干部、基层干部、专业技术人员等不同层次、不同类别干部的履职要求,组织开展理论素养、业务知识和专业技术等培训。2025年各部门、各单位计划举办各类班次73个131期。三是依托党校阵地提升培训质效。持续加强区委党校建设,通过精准对接需求、优化课程设置、强化师资力量,满足干部学习需求,增强培训效果。区委党校自新校址启用以来,已培训干部13期900余人次。
创新教学模式,搭建多样化学习平台。聚焦联系实际、学以致用,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打造“省外高校基地”“干部在线学院”“秦都大讲堂”“党校阵地”等多元学习平台,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交流共享。一是“走出去”拓宽视野。持续加强与省内外高等院校和培训机构的合作,先后赴武汉大学、重庆大学、陕西社会主义学院、陕西渭华干部学院等培训基地开展培训,通过“专题授课、政策解读、案例分析、现场教学、交流研讨”五位一体的教学模式,有效帮助各级干部填补知识空白,增强发展动力。二是“多场景”实践实训。改变传统课堂教学单一模式,深挖我区学校、医院、社区、项目建设等特色亮点资源,设置正泰电器、锦华社区、彩虹学校等9处现场观摩点,把课堂搬到产业、基层实践一线。通过实地观摩、现场讲解等方式“看先进 学经验 强本领”,帮助学员拓宽视野、启发思路,增强干事创业本领。三是“请进来”借力增智。以“秦都大讲堂”“区委党校”为载体,先后邀请河北省委党校杨东广、陕西省委党校王彦军等10余名知名教授和行业权威来秦授课,从全局视野解读大政方针;邀请省市委领导干部结合实践分享宝贵经验,聚力补齐干部能力短板。
突出靶向施训,锤炼专业化攻坚本领。围绕深化“三个年”活动,聚力打好“八场硬仗”等重点内容,结合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靶向式选配课程、滴灌式培训教学。一是精准对接需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向全区70个街道、部门(单位)征集培训需求及全年培训计划,累计收集基层反馈信息131条。以此为基础配置实用性、针对性课程,将征集需求时发现的薄弱环节转化为培训重点,实现课程内容与工作所需、能力所缺“精准对接”。二是激发干事创业热情。培训聚焦乡村振兴、基层党建、高质量发展等重点工作,针对秦都区不同领域干部需求,通过组织调训与点名调训相结合的方式,确保“关键岗位”和“薄弱环节”得到针对性提升,精准培养淬炼一支懂政治、善管理、敢作为的专业化队伍。参训学员将学习到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本领融入到秦都区经济社会发展实践中,更好地担当作为、干事创业,今年以来,共提拔领导干部70余人,把“培训”和“干事”更好统一起来。三是完善评估体系。建立完善“训前调研、训中检测、训后问效”的培训评估体系,融入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效果等评估要素,作为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重要依据,深化评估结果运用,提升专业化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供稿:咸阳市秦都区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