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延长县持续深化“铸魂、强基、赋能、塑形”四大行动,突出抓好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支撑点、突破点、发力点和关键点,强力推动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既“走心”“走新”又“走实”。
找准“支撑点”,推动培训机制长效化。一是完善体制机制。县委高度重视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党校(行政学院)系统专题工作会议和全省干部教育培训重点工作推进会精神,构建以县委组织部牵头、行业部门单位联动、广大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的工作格局;广泛征集培训需求,科学制定党员干部人才年度培训计划,切实增强了干部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夯实基础保障。始终把要素保障作为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抓手,累计拨付500余万元对原县小学教学楼进行维修改造,全面完成县级党校标准化建设,并将干部教育培训经费纳入财政预算。进一步整合师资力量,建立全县干部教育培训师资库,培养储备党的创新理论课、廉政课、专题课、现场课等教师22名。三是健全培训体系。聚力打造干部教育培训“新矩阵”,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县镇村“3+2+1”培训体系的方案(试行)》,优化县级“培训中心”、镇级“培训基地”、村级“培训讲堂”等组织机构,成功打造培训中心3个、培训基地16个、培训讲堂159个,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持续拓宽内训外培的广度和深度。
聚焦“突破点”,促进培训内容科学化。一是打造本土红色教育课程。深入挖掘县域优质“红色资源”,开发《河防保卫战》《东征会议的历史意义及现实启示》等具有延长特色的红色教学资源体系,持续讲好延长“红色故事”、打造延长“红色地标”;现已建成省级干部教育培训现场教学点3个,开发红色教学课程16节,初步形成了全县干部教育培训红色资源环线。二是打造干部履职能力课程。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紧盯党政(企事业单位)领导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履职能力的短板弱项,开发政治素质、调查研究、科学决策、改革攻坚、应急处突等专业性课程,累计开展各类履职能力培训班18期1500余人次,帮助党员干部全面更新业务知识、补齐能力短板。三是打造助推高质量发展课程。聚焦延长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求,丰富拓展干部能力素质提升核心课程,围绕项目建设、现代产业、经济金融、乡村振兴、基层治理、风险防范等重点领域,新增项目管理、期货金融、支付改革等一大批实用型课程,累计举办各类培训班20期1100余人次,切实增强了领导干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
紧盯“发力点”,实现培训方式多元化。一是抓实专题培训。瞄准领导干部能力素质提升刚需,严格贯彻落实“第一议题”制度,分层、分级、分类开展“菜单式”培训,累计举办乡村振兴、金融育才、党的二十大精神等主题培训班20期8000余人次,为“三优延长”建设锻造了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二是抓细省市调训。严把调训“选派关”,建立调训人员数据库,落实资格审核、人选比对、书面函推、逐级呈报等制度,有效避免重要岗位干部多头调训、重复培训等现象,确保调训的严肃性、科学性。特别注重对培养潜力大、培训需求强的干部的培养,分期选派80余名领导干部参加省市组织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三是抓好实践锻炼。按照“外谋合作、内求突破”原则,持续加强与中金所、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江苏省宜兴市等校企地的交流合作,选派116名干部赴上海、宜兴挂职锻炼和交流学习;选派100余名优秀年轻干部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项目建设、信访维稳等一线淬火历练,让干部在实践中经风雨、壮筋骨、增才干。
抓住“关键点”,确保培训效果实用化。一是推行以讲促学。建立领导干部上讲台机制,将以讲促学作为检验领导干部政治素养和执政能力的有效手段,明确领导干部上讲台授课的频次、时长、范围等,推动领导干部上讲台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充分发挥各级领导干部示范引领带动作用,教育引导全县党员干部争做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业务知识的活字典。二是坚持跟踪问效。健全干部教育培训问效机制,对干部培训返岗后的工作情况进行跟踪管理,重点督查是否将培训内容真正学懂、弄通、做实;严格落实陕西干部网络学院在线选学通报制度,按照月通报、季点评方式,定期下发提醒函,督促全县党员领导干部用好用活陕西干部网络学院优质教育培训资源,持续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三是强化督导考核。将干部教育培训与“学思想强理论、学政策提能力、学经验增才干、学案例树典型、学标准促规范、学纪律守规矩”为内容的干部业务能力提升专项行动紧密结合,强化督导检查,将培训成效作为干部作风能力提升活动专项考核、干部职工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全面激发广大党员干部“敢闯、敢为、敢干”的精气神。
供稿:延长县人才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