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山阳县坚持党建引领,全域推进,以点带面,切实把好“红色引擎”,突出“党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头雁”效应,全力做好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
“党建+宣传”,确保氛围营造到位。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全县18个镇办有效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活动等,以及支部微信群、流动小喇叭和入户宣传等载体,多渠道、多形式开展全民健康教育、垃圾分类宣传教育、习惯养成教育600多场次,各镇办村社及帮扶干部累计进村入户2000余人次,引导群众积极配合、主动清理自家室内、房前屋后及周边的环境卫生,自觉养成良好生活习惯,营造人人知晓、人人参与、共建美好家园的人居环境整治浓厚氛围。
“党建+示范”,确保党群参与到位。严格落实“属地管理、划片包干、责任到人”工作机制,组建镇级网格18个、村级网格239个、村小组网格1037个,形成“片中有网、网中有格、格中有人、人负其责”的网格化管理机制,实现全县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按照定区域、定路线、定时间、定人员的要求,将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与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新时代文明实践有机结合,以“主题党日”为抓手,充分发挥党员的示范带动作用,鼓励全体党员在人居环境整治行动中亮身份、展风采、争先锋,带动群众积极参与、齐抓共管。同时,采取“户收集、村转运、镇处理”的垃圾清运处理模式,由党员带头对生产生活垃圾进行科学分类,定点处理,并在所在村社爱心积分超市进行积分兑换,充分激发党员的自觉性、积极性,辐射周边群众参与,形成党员带头干、群众比着干的热潮。同时,引导党员积极争做环境卫生的督导员、政策的宣传员,不定期进行监督检查。
“党建+制度”,确保整改治理到位。开展“八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针对卫生死角,开展地毯式、无遗漏排查整治,先后发动党员干部群众2.4万余人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6347吨、水塘1086口、沟渠218.9公里、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1878.5吨。实行环境卫生“红黑榜”制度,以评促整治,全县各村先后在红榜公示先进典型800余批次、黑榜通报300余批次。建立“周评比、月督查、季考核、年评定”的考核评比制度,各镇办先后开展督查暗访3轮次,发现通报需整改的垃圾400多处,确保进行了限期整改和“回头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