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延川县延水关镇党委紧扣深化拓展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要求,将党建引领贯穿于干部作风建设与产业发展全过程,推动作风能力建设与产业发展同频共振、互促共进。
党建引领促提升。镇党委以持续深化“干部作风能力提升年”活动为抓手,构建“理论+实践”双轮驱动干部素养提升体系。围绕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系统制定学习计划,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集中学习9次、镇村两级干部集中辅导4次,累计培训200余人次,推动理论武装入脑入心。推行“田间走访+入户调研”工作机制,组织干部下沉一线,累计开展440余人次走访调研,通过面对面服务群众淬炼党性;依托新建成的田园党建教学基地开展“沉浸式”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枣树修剪、桑园建设等农事实践,推动作风建设从“纸面”落到“地面”。
技能培训添动能。为更好地服务产业发展,着力提升党员干部技能水平。通过举办“田间大课堂”,开展“脚下沾泥、手上沾灰”等沉浸式实践活动,组织党员干部深入一线感悟乡村振兴使命,找准服务定位;积极邀请苹果、红枣、大棚种植等领域专家常态化开展技能培训,为干部群众送上专业技术“及时雨”。在产业布局上,紧扣“三线四点一道川”产业规划,建成东村——庄头村红枣高标准管理示范点,打造张家河村、北村桑蚕养殖核心区,以中塬——李家迁、贯头——王家塬、崾头——古寺等村为主线的高质量苹果产业带,推动主导产业实现精细化管理,产业发展迈向提质增效新阶段。
担当作为谋发展。为破解红枣产业质效欠佳,苹果产业覆盖不足等瓶颈,全镇干部以担当之姿主动作为,积极探索破局路径。在“主导产业与特色产业优势互补、协同发展”理念指引下,镇域近年来持续深耕特色产业培育:打造350亩山地杏种植基地、210亩沙滩西小瓜产区、400亩桃林、120亩玉皇李园,并建成设施完备的大棚葡萄种植区,同时新增1000亩桑园。这些特色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有效补足产业发展短板,更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强劲引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迈向新高度。
(供稿:延川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