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安塞区真武洞街道富民街社区:
建好“党建·家” 争当“排头兵”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6-19 09:19 作者:石兰煜

近年来,延安市安塞区真武洞街道富民街社区持续发挥“党建·家”引领城市基层治理载体作用,下气力推动“建家向上攀登,服务向下扎根,治理向内求索”三项重点工作,让社区从曾经的“矛盾多、管理难”蝶变为“人心齐、活力足”的“示范点”。

建家向上攀登,做强堡垒引领。坚持把建强战斗堡垒作为首要任务,通过“三抓三强”让党组织成为居民的“服务之家”。一是抓阵地强功能。投入120万元对社区党群服务中心进行标准化规范化提升改造,建成300平方米的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窗口、“城市骑手”驿站、社区微图书馆、矛盾调解室等功能区。打造小区“荣耀之家”,建设党建文化长廊、党员示范岗等特色阵地,特邀“全国劳模”“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党的二十大代表张莲莲讲述植树造林的“绿色”故事,使小区真正成为“和谐幸福、示范表率”的“荣耀之家”;二是抓机制强联动。按季度推行进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的“百家熟”活动,建立了支部委员包网格,党员联系居民户的工作机制,将社区划分为6个网格,每名支委认领1个网格,每名党员联系50户群众,确保“事事有人管、户户有人联”,形成“社区党组织、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四级管理体系。完善《网格员工作职责》《网格员考核管理办法》等制度机制,推动小区物业负责人、业委会成员中的党员进入网格党支部班子,形成“三方联动”的工作格局。协调解决小区停车难、电梯维修等矛盾43件,居民投诉量下降60%;三是抓队伍强活力。定期开展社区工作微讲坛,邀请法官、检察官和律师授课辅导,提高社区干部政治能力和综合素质,切实锻造一支综合本领强、群众口碑好、工作作风硬的“头雁队伍”。不断充实社区工作力量,吸收15名社区居民党员和志愿者组建了兼职网格员队伍,广泛参与社区事务,不断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向流动党员寄送“红色家书”,建立流动党员群,定期了解流动党员的思想和生活动态,确保流动党员“离乡不离党、流动不流失”,使党建阵地真正成为凝聚人心、服务群众的“战斗堡垒”。

服务向下扎根,做实两个报到。群众的需求在哪里,服务就跟到哪里。以“双报到、双承诺”机制为抓手,推动服务力量下沉到楼栋、到千家万户。一是整合社区资源,服务资源下沉至“犄角旮旯”。联动28家驻区单位、7个非公社会组织、3个社区志愿服务团体成立“党建联盟”,落实社区党建联席会议制度,盘活辖区资源,共建单位结合自身资源优势,精准对接居民需求,集中力量办好辖区内污水堵塞、井盖破损、帮扶助困等民生实事;二是精准对接需要,服务队伍覆盖至“千家万户”。组建“张思德志愿服务队”,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推行“服务积分制”,通过完成任务获得积分,年底换取礼品和荣誉证书,激发志愿者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职党员进社区、进小区开展政策宣讲、环境卫生整治、法治宣传、免费检测血压计等志愿服务活动,让群众从点滴小事中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在职党员教师吉玉琴,每周六免费为孩子们辅导功课,被孩子们称为“周末妈妈”。在她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参与到社区服务中来,形成了良好的社会氛围。“商业小助手”服务队为小微商户代办证件、协调贷款,去年帮助12家店铺渡过经营难关;三是聚焦特殊群体,将服务力量延伸至“神经末梢”。对独居老人、困难儿童、残障人士等群体建立“一户一档”,开展上门送学、走访慰问、谈心谈话、代办服务等活动。孤寡老人李大爷生活自理困难,我们得知情况后,组织志愿者定期上门为老人打扫卫生、购买生活用品、陪老人聊天,还帮助老人申请了相关救助,在大家的悉心照料下,他的脸上也露出了幸福的笑容,感受到了社区的关怀与温暖。

治理向内求索,做亮“四微”品牌。聚焦群众身边的“关键小事”,做亮“四微”品牌,推动社区和谐稳定发展。一是分类施策,开展“微服务”。实施“三色”管理服务,根据“绿户门前放心行,黄户门前停一停,红户门前要上心”的要求,实现分类精准服务,帮助解决困难,以“微”服务,带动社区“大”治理;二是凝聚合力,实现“微心愿”。广泛收集居民“微心愿”,组织党员和志愿者认领,帮助居民实现微心愿。社区低保户王正,患有精神疾病,孩子母亲与之离异,王正的孩子因家庭贫困,无法购买学习用品。社区工作人员得知后,将这一“微心愿”发布到社区平台上。党员志愿者们纷纷响应,为孩子捐赠了学习用品和书籍,帮助孩子解决了学习上的困难。三年来,实现了居民群众300多个“微心愿”,让温暖在点滴中传递;三是改善环境,实施“微项目”。实施“微项目”,改善社区环境。针对邮电局家属楼小区内停车位紧张的问题,社区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到了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建设停车场。同时,发动居民志愿者参与停车场的规划和建设,停车场顺利建成,有效缓解了居民停车难的问题。组织居民志愿者在小区内种植花草树木,打造绿色家园,社区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也得到了提高;四是激发自治,实现“微治理”。创建“小院议事厅”“楼栋板凳会”等居民自治平台,让居民对社区事务进行讨论和决策。去年通过居民自治,拆除违建3处、清理“僵尸车”12辆,小区绿化率从15%提升至40%。党总支聘请了25名老党员担任“城市小管家”,他们积极投身于社区服务和治理中,持续发挥余热。80多岁的退休老党员白桂荣同志主动请缨担任“楼院小管家”,积极建言献策,调处化解邻里矛盾,截至目前已帮助富民街社区化解邻里纠纷14件,同时在老旧小区改造、基层社会治理、文化惠民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充分发挥了一名老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社区工作任重道远,还有许多需要改进和完善的地方。党建不是冰冷的台账,而是融入柴米油盐的温暖;排头兵不是高高在上的称号,而是脚踩泥土、躬身实干的担当。新征程上,我们将继续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情温暖民心,努力让党旗在社区高高飘扬,让幸福在群众家门口升级!

供稿:延安市安塞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