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基层党建 / 城市党建 / 正文

安塞区白坪街道白坪社区党总支:
“四联四共”助推党建·家”创建落地生根

来源:陕西党建网 发布时间:2025-06-23 13:03 作者:高赛东

近年来,延安市安塞区白坪社区党总支对标“一强五好”党组织标准,坚持“聚融”党建品牌,以“四联四共”为抓手,持续深化开展城市基层“党建·家”创建活动,畅通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最后一米”,实现情暖民心零距离,不断提升居民群众安全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组织联网共建,筑牢“家”的根基积极探索创新党建联建发展模式,打破体制、隶属、级别的束缚,充分整合辖区各领域党建资源,有效发挥“聚融”作用。一是优化组织体系。健全“社区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栋党小组、党员中心户”五级党组织,吸纳业委会、物业公司、社会组织中的党员骨干进入网格党组织班子“任职”,推进物业小区网格联建,形成上下联动的组织体系。不断强化党员教育管理,从严落实“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党员政治生日等制度,定期组织开展党员、网格员、物业人员专题培训,切实提升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党员承诺积分制,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能力,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二是打造党群“微”阵地。依托“家门口”阵地、人力等资源优势,统筹各类党群资源,建强“一厅两室一站一中心六支部”。三是优化网格强管理。搭建“一网五格七三员”三级网格管理体系,建立网格员工作、事件上报微信群,强化培训、考核力度,严格奖惩兑现。四是建强队伍促治理。统筹派出所、司法所、学校等辖区企事业单位,不断壮大先锋示范、矛盾纠纷调解、桃李志愿服务等5支志愿服务队伍力量,加大法律明白人、法治带头人培育力度,不断壮大人民调解委员会。

资源联享共融,凝聚“家”的合力坚持多元共治,进一步深化“社区吹哨、部门报到”的工作机制,实行群众点单、组织派单、党员接单的服务模式,推动资源下沉、服务前移、治理提效。一是力量下沉,凝聚合力。严格落实街道干部全员下沉网格和在职党员进社区“双报到、双承诺”制度。截至目前报到党组织24个、在职党员196人;开展理论宣讲、安全隐患摸底、结对帮扶等活动3次,参与人数150人;承诺事项10个,已完成3个。二是多元合作,共解难题。发挥各单位懂法、政策熟、专业性强等资源优势,召开党建联席会议,破解居民群众难点堵点问题3个,“一对一”结对帮扶留守儿童、空巢老人5人次,开展“春节”慰问10次、受益群众25人。三是聚焦需求,摸清底数。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网格化管理为支撑,按照“周排查、月上报、季统计”工作模式,深入开展“百家熟”走访活动,及时掌握群众诉求,精准建立家庭“绿黄红”三色动态管理台账。通过入户走访、居民座谈会等方式,深入群众,广泛征求居民诉求,建立居民“需求清单”1个,建立项目“服务清单”1个。

服务联动共举,激发“家”的活力依托张思德文明服务小桔灯驿站,精准制定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开展微服务,点亮微心愿,实施微项目,持续做大做强“小桔灯驿站”品牌。一是政策法规宣传。大力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延安精神和张思德精神等学习宣传教育活动。认真落实养老、医疗、低保等各项惠民政策。加强以社区干部为重点的“法治带头人”“法律明白人”培育,累计开展“民法典”“《物业管理条例》”“新文明条例”等普法宣传活动12次,奋力创建“八五”普法示范社区。二是志愿服务开展。组织开展“老年生日会”“义诊义剪”“春节送对联”“假日课堂”“一对一结队帮扶”“大手拉小手”“社区运动会”“百家宴”活动18次、参与群众3000人次。三是文明家风传承。突出“家庭教育”,积极开展“文明家风进小区”活动,广泛选树“好媳妇、好公婆”“五好家庭”“最美人物”等先进典型,持续深挖文明礼仪典范,形成崇德向善的良好风尚,实现邻里关系和睦共处。

难题联调共解,提升“家”的效能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严格落实“周排查、旬调度、月研判”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做到“一事一档一专人”,确保“件件有回音,事事有着落”。一是推行“四调联动”工作法。充分发挥网格员前哨探头、先行调解等职能作用,做到早发现、早介入、早处置。强化横向协同、纵向联动,切实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实现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矛盾不上交。二是落实“周解忧”研判机制。聚焦道路维护、公共设施、环境卫生、安全生产等重点突出问题,坚持“周一例会”制度,对征集的意见、建议和网格员上报的矛盾纠纷事项,认真分析研判,全面系统“闭环”处置各类矛盾纠纷和信访事件。三是推行“以案定补”机制。严格落实区司法局“以案定补”制度,推进人民调解规范化、制度化,激发工作积极性,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截至目前,累计排查出各类风险隐患5个,完成整改4个,正在整改1个,开展环境卫生整治3次,化解矛盾纠纷15起。

供稿:延安市安塞区委组织部

责任编辑:林晓兵

上一篇

下一篇